本來一件喜事,愣是變成了喪事。暴怒下的徐家對老王家展開了全面的報復,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打壓,連朝中也是不遺餘力,那兩位本來雄心壯志的王家子弟,一輩子都沒能爬上來,不是這裡當主簿就是那裡當縣丞,勞碌了大半輩子鬱鬱而終。
這一下兩邊終於成了死仇,之後幾十年中都是糾纏不休,但總體來說,一直是王家落於下風。直到近十幾年來,徐家老一輩人逐漸凋零,徐安這一輩,包括徐恩的父親在內,族內無一人出仕,反倒是老王家的祖墳冒了青煙,一連出了三個進士,其中還有一個二甲的進士。
這一下,攻守之勢頓時逆轉了。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更多的時候,上層的政治博弈才能決定勝負。徐家在朝堂上都不僅僅是式微了,基本上就是彈盡糧絕,而王家文名大燥,風雲正當時。徐家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被動挨打了好多年了。
聽完這個又長又狗血的故事,林與無奈地搖頭,這都是哪跟哪啊,咱這又不是一本偵探小說,幹嘛動不動就是百年懸案啊。算了算了與我無關,屁事不管!
林與細細地瞭解了一下端月樓和雀見樓的情況,這才細細地思索了起來。
用現代的話語來分析的話,王家今年來聲勢頗大,官面上面子也大,雀見樓從王家第一天開起來的時候就一直是走的高階路線,主要經營的物件是官員、文人、世家子弟,主打環境優雅美**致,無論用度、食物、裝潢、酒水、服務人員都是極盡的精美雅緻,如今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
在江陵府,甚至整個江南地區,只要提起酒樓來,這雀見樓都是一等一的好樓子,特別是王家還經營著兩家江陵府最好的青樓,這兩下一聯動,花魁過去串個場子啥的……這雀見樓,林與都不得不服它的優秀。
而且,蔡京曾經用雀見樓的吃食宴請過林與,他自己體會,雖然說不比自己從後世帶來的超前美味,但確實精緻可人,頗有大家之風。
端月樓林與就沒去過了。
不過都是一家人,徐安也非常地 直接,將整個端月樓的情況交得很清楚。
怎麼說呢,樓內的狀況非常的不好。
本來在雀見樓開起來之前,端月樓才是江陵府第一的酒樓,那時候大家高階飲宴都是放在這裡舉行的。但後來雀見樓崛起,端月樓棋差一著,沒能跟上對手的步伐,漸漸就沒了高階的生意。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徐家高階爭不過,就決心走中端的生意,畢竟除了官員士子之外,別人也要吃飯不是?於是端月樓就開始放低了價格,以味美價廉作為招牌吸引顧客。
本來嘛,雖然老是被老王家的人嘲諷,可端月樓的顧客量卻是比老王家的雀見樓要多的,畢竟能一擲千金的人還是少數,廣大人民群眾才是最有潛力的市場。
可是……這種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就在一個月前,林與橫空出世,小吃街的火爆,瞬間讓徐家如坐針氈。特別是在瞭解到林與和林月的這層關係之後,那真是被卡得進退不能。
雀見樓沒關係,反正他家是高階生意,小吃街影響不到他,就算是有富豪之人想品嚐小吃街的美味,大不了就讓人去買了來就是,畢竟這些大人物也接受不了為了吃的就在街上和那些下等人擠來擠去。
可端月樓本身就做的是中低端,小吃街直接搶走的就是他的使用者。可偏偏他還不能跟雀見樓一樣用各種方式去想辦法得到林與的秘方。林月已經放了話,誰要是敢謀取自家侄兒的秘方,那就打斷誰的腿。
這位徐家的大婦說話還是很有威懾力的,徐安這一個多月店裡乾淨得連蒼蠅都不願意來,眼見著情況越來越糟,因此不得不來向林與求助。若不是林與這段時間忙於彩票的事情,他早就上門了。
早一天改變,多一點收入啊,徐家家大業大,要恰飯的嘛。
不過此事,林與卻有比他更多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