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點頭:“那當然!”
韋楚才不信:“可是殿下所作所為根本不像是為了就藩,建工坊積財,立學校育人,施醫送藥布仁義於四方。
如此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名氣有名氣,這樣的賢明皇子怎麼可能只為就藩?
您要是真的想就藩,那就應該吃喝玩樂,藏拙守庸,而不是處處特立獨行,以驚世之言,曠世之功傍身。”
李恪摸摸鼻子,這些問題他也想到了,這不是第一次穿越沒有經驗嘛,一開始他還琢磨著躺平啥都不幹呢。
可是閒趟著無聊啊,一段時間之後胡思亂想之後不該表達的也表達了,不該乾的也幹了,再回頭髮現自己想裝孫子已經不可能了。
老六不是那麼好當的,自己藏不住現在怪誰去?
韋楚才搖頭嘆氣:“殿下現在想要就藩當個藩王已經很難,不如銳意進取,當個賢王。”
李恪疑惑:“賢王?怎麼個說法?”
韋楚才說道:“大唐風氣開放,陛下心胸寬廣,開國功臣各司其職,諸藩親王各盡其用,難道還容不下您一個賢王?”
韋楚才的意思是說,皇上連開國功臣都沒有殺,諸位李姓親王也都敢用,怎麼會不敢用你?
李恪自然知道這些,唐朝沿襲兩晉南北朝以來的門閥世家政治體系,那個時代說是國家,實際上不過是強大的世家而已。
唐朝出身太原李閥,不用族親,那麼權利就會落入其他門閥之手,雖然諸位親戚能力可能不夠,可能有私心,但至少比外人強一些。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大唐很多親王都是李世民的叔伯長輩,就像前一陣子被貶的膠州王就是這個例子。
李恪擔心的自然不是李世民,而是李世民走後,自己上位的兄弟容的下容不下自己這個賢王?
韋楚才好像明白李恪的意思:“陛下春秋正盛,二十年內無憂社稷動盪,殿下儘管銳意進取,二十年後的事情,二十年後再說就是。
人豈能因噎廢食?如此杞人憂天豈不是貽笑大方?”
李恪沉吟一番:“你的意思是讓我不要想著就藩,而是去地方任事,為父皇分憂?”
韋楚才點頭:“那是自然,若是殿下心裡只有封地,那麼您的戰場只是一隅之地,若是您心中有大唐,那大唐都是您的戰場,若是您心懷天下,那萬國都是您的舞臺。”
李恪被說的有點心動了,但總不能一個陌生人來自己這說幾句自己就一拍腦袋都聽他的吧?
萬一對方是誰誰誰的間諜呢?
李恪問道:“韋先生可願意留在蜀王府任職?”
韋楚才拱拱手:“那就多謝殿下成全了。”
李恪本來打算招一個有點才華的把郭文才換掉,讓老郭去膠州那邊建船廠,新來的頂替老郭搞學校的事情呢。
現在被韋楚才這麼一說,李恪覺得他說的對,自己要是隻盯著自己的封地確實格局小了。
從自己封地附近選,膠州確實是最合適的造船中心,天然良港,但是你要是從整個大唐來講,最好的造船中心,那肯定是蘇杭地區了,膠州還要從頭開發建設,蘇杭那邊大部分都是已經有的,自己只需要升級改造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