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李康可沒客氣,笑著點了點頭,“我也只是去年國慶閱兵才見過一次四代機的飛行表演呢!”
為了還李康的“大”人情,成飛的領導們也是拼了,硬生生地將包絡線測試飛行,改成了機動性表演。
眼尖的流雲發現:經過十幾分鐘的高強度飛行落地之後,飛行員的腿已經打擺子了……
吃過午飯,李康一行人又被送回了青雲酒店,而原定於下午的研討會,也因為“某些原因”,推遲到第二天……
送走了李康之後,成飛得一群領導幹部,聚到了集團總部的會議室裡……
“首先,咱們需要改變一下策略了,上午的時候,李康的表現大家也見到了,年紀不大,卻是商場上的老油子了,咱們想白用他們無人機技術的想法估計得黃。”
“對,這個李康明顯就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一位帶著眼鏡的技術人員沒好氣地瞪著投影螢幕上李康的照片,“本來一百六十公斤的富裕,在午飯的時候,就因為咱們一句,可以適當地分給青雲一部分零部件和機床訂單,又漲了四十公斤。”
會議室裡的一眾人員都笑了起來……
“還有,不光是李康的問題……”
一位技術人員敲了一下鍵盤,銀幕上出現了青雲集團各分公司總工的照片……
“這幾位,我想大家午飯的時候也都認識過了,”技術人員笑著看了一眼銀幕,“年紀都不是很大,可都是關鍵時候能挑起大梁的人物。青雲電子的總工咱們就不提了,全球一隻獨秀的存在。咱們重點介紹一下,上午跟李康一起雙簧這位,青雲航空公司總工,楊航。”
“楊航,男,1972年生,1990年畢業於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是李康的學弟。”技術員笑了笑,“接下來的資訊就比較有趣了,這位楊總工畢業之後,就留學W國,學成歸國的時候,W國的馬達西
公司的技術骨幹被掏空……”
“下面這一位,大家也不陌生,青雲航空,無人機航電系統的總工,這位也是李康的學弟,不過專業是通訊工程,介紹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有人操控的無人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跟遙控飛機沒什麼兩樣對吧?”
技術員笑著看了看自家的領導們……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技術員敲了一下鍵盤,螢幕上的畫面切換了:由青雲生產的陸航WK01型無人機出現了……
“我跟我在陸航的同學打聽過了,這款無人機用的綜合資訊處理器,是按照軍用標準設計的,”技術員再次切換了畫面,“領導們是不是都覺得眼熟?沒錯,跟咱們空軍飛豹戰鬥轟炸機上的綜合資訊處理器類似,不過處理能力更強,而且根據任務,切換任務模組……”
“不過,根據我同學的描述,無人機載入全部任務模組之後,還有空閒的藉口,這些藉口的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會議室裡的一眾大佬都沉默了:大家對綜合資訊處理器都不陌生,比飛豹的介面該多的,目前也就只有自家剛服役的四代機了……
“還有一位,名義上是李康的生活助理,”技術員笑著將流雲的頭像調了出來,“實際上是李康的發小,我問了一下帝都那邊的熟人在青雲集團內部,這位被稱為是李康背後的男人。”
“青雲的大股東?”
“有可能是,”介紹情況的技術員笑了笑,“而且這位的出身也不比李康差,親生父親劉啟航,烈士,逝世二十多年之後,依舊有軍功章發下來,而咱們對他應該也不陌生……”
“數控機床?”
技術員點了點頭:“現在,搞機床的一些老教授,普遍認為,《數控機床》這本書是有人假借劉啟航的名義寫的,畢竟,劉啟航留學的時候,蘇修的數控技術還是停留在打孔時代,而且他們走的是電子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