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陳景峰同樓的鄰居驚訝地發現:進了臘月,一向“門庭冷落”的陳家,訪客突然多了起來……
而搶了觀音工作的流雲,每天都不得不板著個臉,迎接那些想要求子或者是求女的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們。也不是流雲不想笑,可假笑了一天發現臉抽筋了之後,流雲就乾脆板起了臉。
不過好在計劃生育暫時還沒變成國策、寫進憲法裡,也只有迫切想要兒子或女兒的熟人找上了們,其他的也都只是看熱鬧或者是觀望的吃瓜群眾:雷聲大,雨點小……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說的就是流雲這樣的,儘管有李衛國同志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哪裡,可流雲年紀太小了。
很多信誓旦旦地說想要孩子的人,只是晃悠了一圈就走了。對此,劉曉慧也沒在意:要是真的要替那麼多人算時間,自家的年也就不用過了。
過了小年,訪客漸漸地變少了……
因為陳景峰要時不時地“寫作業”,置辦年貨的任務,就輪到了流雲頭上。
不過因為陳寧不能回家過年,而三個大學生也不能在家過元宵,流雲需要採購的年貨其實很少;而空閒下來的時間,流雲需要跟大姐一起看孩子……
人小鬼大的李語薇同學,在知道流雲是導致自己不能獨享母愛的“罪魁禍首“”之後,就一直沒給流雲好臉看……
對此,流雲只能很無奈:小女孩還沒到十八,就“變了心”,以前自己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
不過,對於收養過七個女兒的流雲來說,哄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自然是輕車熟路:花了半天時間,製作了一個精緻的八音盒……
然後,在李語薇小姑娘的字典裡,流雲小人像頭頂的“邪惡”屬性,就變成了“中立混沌”。
神奇的八音盒一出,引起了三姐陳靜的窺伺:少女心未泯的陳靜,不好意思跟小姑娘搶東西;可陳靜對於勒索自家弟弟還是比較有興趣的……
流雲不得不花費了好幾天時間,製作了一個大型景觀類的八音盒,還是多和絃的,配樂是貝多芬的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多聲部、帶和絃的八音盒,在這個時代那可是黑科技,然後每天都抱著八音盒出門的陳靜,很快就成為了大院裡的大姐大,每天都有一群小屁孩跟在屁股後面。
陳靜粉絲漲得快,掉得也快:過年了,鞭炮才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到最後,陳靜的小隊伍裡,只剩下了一群女孩子。
陳靜還沒來得及鬱悶,時間已經到了大年三十……
還沒過完年,流雲的“福娃娃”“天倫”醫院又開張了:串門們時看到別人家人丁興旺,大家都會有失落感;而一聊起孩子們的成績,很多人的失落感就更強了……
而很多孩子的家長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生出來的這個已經廢了,再生一個,或者換成男(女)孩子,說不定會好一點。
抱著這樣想法的家長,還不在少數;而流雲的存在,給了這些人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過了初二,家裡三個大學生的寒假基本上已經到頭了,連一向很歡實地陳靜,也拿出了課本開始預習下學期的課程。而請了兩個月大假的流雲,除了每天為人“排憂解難”之外,就不敢往哥哥姐姐們跟前湊,主要是怕引起眾怒。
過了正月初五,陳景峰和三個學生開始收拾行李,流雲則跟劉曉慧一起,給將要返校的四個人準備路上的伙食。
在金陵上學的陳景峰和在魔都的陳靜、陳揚倒也還好說,可遠在帝都的陳正就麻煩了,做好的飯菜,到了火車上,就算有棉花包裹著,時間一長也會凍得跟石頭一樣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