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樂倩文掉眼淚,劉文寧有點慌,從兜裡掏出一塊手帕,遞過去。
樂倩文看了一眼把鴛鴦繡得像肥鴨的手帕,一把抓過來,擦了擦眼角的淚珠,又將手帕還回去。
“你先拿著吧。”見樂倩文含情脈脈地盯著自己,劉文寧慌得有一匹,“我還得去看其他人,房間裡的其他人,你自己來吧!”
說完,劉文寧落荒而逃……
“樂大小姐什麼情況?”房間裡一個閨蜜好奇地看著樂倩文。
“對呀,你怎麼認識教官團裡的人?”又一個閨蜜跟著八卦。
被惹得不耐煩的樂倩文,沒好氣地崩出一句:“知仁堂的少東家。”
一聽知仁堂,好像也是做藥的店鋪?眾閨蜜自動腦補出一段既有恩怨情仇,也有悲歡離合的橋段來……
一看見眾閨蜜那一雙雙滿含著同情與鼓勵的眼神,樂倩文心裡一陣泛起惡寒。
樂倩文沒好氣地瞪了眾姐妹一眼:“你們想多了,要是我能嫁到他們家,我爺爺得高興地從墳裡蹦出來。”
“不是吧?京城還有比同仁堂還牛氣的藥店?”
“這知仁堂是什麼來頭?”
……
樂倩文苦笑著介紹道:“要是論名頭,肯定還是我們家大;論撈錢,知仁堂拍馬也趕不上我們家同仁堂。可架不住他們家有個牛氣的祖師。”
樂倩文還記得當初知仁堂的掌櫃劉瑾承初到京城時的情形。
一家三口,一牛車書籍,一塊牌匾。
剛到北平時,掌櫃的劉瑾承靠著手裡的“祖傳秘方”,開啟了市場;利用醫術劫富濟貧,富商被宰心甘情願,普通老百姓感恩戴德。
後來,家裡的其他三房惦記上了那些“祖傳秘方”,給在警察局當差的二叔施壓,想要官商勾結,欺行霸市。
可沒想到,二叔查到劉瑾承的跟腳時,頭皮就麻了,直接跟家裡其他的三房拍了桌子。
見姐妹們都面面相覷,樂倩文嘆了口氣:“他們家後面站著,號稱聖人再世的劉乾雲。劉文寧他爹,是劉老先生的入室弟子兼同鄉。”
“那為什麼你說他們家賺錢能力不行?”
“有德方學醫,無膽不習武。”樂倩文嘆了口氣,“人家敢稱呼自己醫生,我們家只敢稱呼自己為藥商。”
兩家的關係一直不錯,劉家經常從同仁堂進藥材,同仁堂裡也對外出售知仁堂的中成藥。
樂倩文感覺自己跟劉文寧的“老孃”挺投緣的,就差喊婆婆了。可最近幾年,不知道青梅竹馬的劉文寧是怎麼想的,這兩年一直在躲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