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暢享未來的劉玄英,美好幻想被打斷了,沒好氣地瞪了許智寧一眼:“只能小規模量產。”
見許智寧用手上的小動作求饒,劉玄英整理了一下思緒,自嘲似的開口道:“說起來也可笑,不是卡到槍管上,而是因為沒有足夠製造槍托的合格木材。”
許智寧嘆了口氣:“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劉玄英想了想,回答道:“也不是沒有辦法,這些年,老爹每年都會組織人手集中栽種一大批水曲柳,再過一兩年,最早種下的樹木差不多就能成材了。”
有些心急的張元芝插了一句嘴:“難道不能從別的地方買嗎?”
許智寧握住了張元芝的手,盯著張元芝的雙眼輕輕地搖了搖頭。
看見對面這對男女明目張膽地撒狗糧,劉玄英有些無語,強壓下憤怒的小火苗,解釋道:“作槍托最合適的是胡桃木,或者說是核桃木,可這玩意兒,在國內是用來結果的。要是從國外進口的話,因為日本侵華,軍用物資價格飛漲,買一根適合木材的價錢,在我們這裡,都能買到整支步槍了。”
見對面未來弟媳的臉耷拉下去,劉玄英又有些於心不忍:“不過,廠裡還有一部分前些年囤積下來的黑心樹,再造十萬支步槍,還是沒有問題的。”
一聽十萬支,許智寧有些吃驚:“四姐,十萬支已經不少了,裝備所有的紅軍都足夠了,紅軍有不少人還用著長矛的呢!”
“老十九,賬不是這麼算的。”
在前面聽了半天的秦玉剛走過來,拍了拍許智寧的肩膀:“你可能不知道,國外裝備到軍隊的槍支數量會有一定的富餘係數,以保證裝備過程中的意外損耗;而且,槍支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會回收,重新裝備新的。十萬支,實際上,只夠半數的紅軍使用幾年的。”
劉玄英臉上一副儒子可教的表情,朝秦玉剛點了點頭。
走在最前面的流雲,回過頭看了張元芝,然後又回過頭,盯著玻璃櫥子裡的仿自美國M2的重機槍,嘆了口氣:“西北的二三線部隊,有大約十個師剛剛換裝完畢,替換下來大約十五萬支毛瑟步槍,還有兩個基數的彈藥。”
聽見有十五萬支步槍,張元芝心裡放下了一塊石頭,抬起頭,卻發現許智寧張著嘴巴愣在那裡,輕輕地推了他一下。
許智寧看了一眼同樣吃驚不已的劉玄禮,覺得自己聽錯了,兩眼直勾勾地盯著自家老爹:“爹,您剛才說,西北有多少二三線部隊?”
“你沒聽錯,西北而二三線部隊,總共十五個師,六個邊防師,九個預備役師。”
劉玄禮的眼睛瞪的大大的:“蔣瑞元不是就給了玄忠哥一個軍的編制嗎?”
流雲笑了笑,回答道:“所以,西北這邊,邊防師的正式稱呼是邊防警察部隊,預備役則是叫民兵團。”
還有這種操作?劉玄禮和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見這群被“赤化”了的兄弟鎮住了,劉玄平又補上了一記重擊:“你以為蔣瑞元,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玄忠哥坐擁這麼大一片地盤,而不敢下手?除了有編制的五個師,西北還有五個一線水平的警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