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你有心事?”春日好奇的看著耿朝忠。
“哦,沒什麼,”耿朝忠從沉思中驚醒,“看到你回鄉的心情這麼好,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故鄉。”
“您的故鄉是在浙江?聽說南京的最高長官蔣校長的故鄉也是南京。”春日開口道。
“是啊,浙江的一個小縣城,”耿朝忠的目光似乎飄向了遠方,接著又岔開話題道:“春日,你覺得你的家鄉怎麼樣?”
“很好啊,很安靜,釣魚,捉鳥,畫畫,那就是我小時候的生活,”談到自己的家鄉,春日的眼睛開始閃著亮光,“不過後來人就越來越少,年輕人不是去了大城市就是應徵入伍,村子裡的老人越來越多,不過還好啦,裡面的小孩子也不少呢,跟他們一起也蠻開心的。”
“他們的父母都進城了?”耿朝忠好奇道。
“對啊,城裡的生活要更好一些,”春日眨著眼睛,“中國也是這樣吧!”
“嗯,也是這樣,進城的也很多。”耿朝忠回答。
不過比起日本來說就少了不少,耿朝忠默默的補了一句。
與現在半殖民地的中國相比,日本已經提前進入了工業社會,而大規模的城市化早在明治時代就已經開始,每年都有數十萬的農民從農村遷往城市,情況十分類似後世的農民工進城。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留守兒童的問題——英國發生“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的時候同樣如此,這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後遺症。
咚咚咚!
包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接著傳來了吉田的聲音:“周先生,我可以進來嗎?”
“吉田前輩請進。”耿朝忠拉開了包廂的門。
吉田滿臉堆笑的走進來,手裡還提著一個大食盒,看到耿朝忠和春日正在吞飯糰,連忙將食盒放到桌子上賠笑道:“周先生,我去為您準備飯食了,不過火車上新鮮的蔬菜不多,用的時間久了點,實在抱歉!怎麼樣,旅途還愉快吧?”
“春日小姐對我照顧的很周到,鄙人真的萬分感激,吉田前輩,您也餓了吧,坐下來一起吃吧!”耿朝忠指了指食盒。
“不用不用,我在外面已經準備好了。”吉田連忙擺手,走出了門外。
“周先生,您在中國一定是個大人物。”春日看著吉田出去的背影。
“大人物?我這麼年輕,能是什麼大人物?”耿朝忠似笑非笑的說道。
“不,您一定是個大人物,”春日認真的看著耿朝忠,“吉田桑告訴我,只要把您照顧好,就可以讓我在畢業後留在東京,如果您不是大人物,他們又怎麼會這麼做呢?”
記住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