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明滅中,一天很快過去。
這一天中,所有修士都沉浸在如痴如醉的體悟中,除了寒天雲繞著傘蓋緩慢行走,其他人連眼皮都沒有動過一下。
“且不要去管這些字元中蘊含的真意,先弄懂這些字元的意思再說。”
寒天雲這般想著,一目十行地從傘蓋上掃過。
他已認出來,這是一些小篆。
雖然自己以前學的不是考古,但大致還是能猜個七七八八,據此倒也大致明白了這傘蓋字元上的意思。
這確實是一種功法傳承。
全篇共分為兩部分。
前半部分叫《鳳舞經》,後半部分叫《天龍經》。
所以這整篇傳承,並非眾修士在外界看到的《鳳舞天雷經》,而是《鳳舞天龍經》。
雖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區別卻是極大。
《鳳舞經》講的是融合天鳳血脈後,修士就可匯聚天地中自然存在的火元,最終修習出天火大道,並輔以鳳舞經十術的逆天功法。
而《天龍經》講的則是以黑龍凝水,修習出控水之道,以天龍九式鬥天戰地的法門。
無疑,這兩種功法都絕對強大。
但卻與這世界以電能為基的功法體系完全不同。
因為它們與靈氣、雷電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甚至它們所說的修行之法,根本就是一種與這世界修行體系毫不相干的修行道。
某種程度上,倒與問天流悟出的“道似無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這在寒天雲看來不是什麼大問題。
在他來到這世界上後,就一直覺得以電力淬體,以電力為靈元的修行體系,顯得有些單薄,有些經不起推敲。
問天流“道似無風”的出現,相當於解除了他這方面的疑惑。
現在《鳳舞經》和《天龍經》的出現,更是驗證了他的猜測。
並非是這世界上沒有其他的元素,而是因為電荷最為豐富,也最容易讓人淬體成功,於是雷電變成了絕對的主流。
漸漸地,所有關於其他元素的傳承,也不斷被大家所遺忘,到如今世間只剩下了與雷電有關的法門。
一個完整的修行體系,應該元素眾多,包羅永珍才對。
比如問天流悟到的“道似無風”,看起來像是對風元素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
又比如這《鳳舞經》,很明顯對火元素有著極強的加持作用。
而《天龍經》,自然是對水元素的巧妙運用。
至於世間一切有關雷電的靈法,自然是對雷元素,或者是電元素的全面展示。
這些元素本身存在於天地之間,只是人們對電荷最為敏感,藉此修煉後威力也最強大,所以經過千年來物競天擇的選擇,電流最終成為了修行的主流。
那是不是說這《鳳舞天龍經》就不強大呢?
並不是。
恰恰相反,寒天雲在看到這兩種功法的時候,心中早已熱血澎湃。
在海天大陣上淬體成功到現在,最困擾他的,就是沒有合適的靈技使用。
現在,這兩門功法中,正好有十九個強大至極的靈技。
那天龍九式有些難懂,似乎與他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契合,但那鳳舞十術,卻完全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
因為之前在石道上火鳳完全融合進他體內,已將他的身體徹底改造了一遍。
現在他已完全不懼火燒,承受上萬度的高溫也完全不在話下。
所以修習這鳳舞十術,再與他體內的電弧融合,恰好就補齊了他沒有強大靈技使用的短板。
甚至他剛粗略讀了一遍,就發現這鳳舞十術中有攻有守,進退有度,修習到精深處,實有毀天滅地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