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先前那一次他還不太能看得清背後黑手可能是誰,那加上這一次,就足以夠條件讓他給自己一個合理判斷。
被他弄死的那個情報販子定然是給葉懷信傳訊息去的。
聽碧兒說在他出門的期間,黑貓大寶曾經來到了他的院子,將程靜翕嚇了個半死,當然拋開程靜翕這邊的弄虛作假暫且不說,大寶出現在他的院子,是碰巧,也不是碰巧。
他當然知道大寶一直被關在廂房當中養著,若非有人開門不小心讓它鑽了空子,它是斷不會自己溜門撬鎖出來的。
那麼究竟是誰開的門,不言而喻。
也許是葉懷瑾和葉懷信在廂房中有過什麼交談,也許是葉懷瑾和別人在那裡面有過什麼交談。
不過結合那天他在安渠縣那邊的遭遇,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由此也可以確定,安渠縣之前襲擊他們的那一夥人,和葉懷信不無關係。
但有一點還十分可疑,他們收錢辦事,可誰會蠢到把錢都帶在身上而非妥善保管?一個是蠢,三五個甚至一窩人都這樣,就很難不讓人懷疑了。
他們好像有意在告訴他,他們是收了誰的錢的,不過僱主是誰,且自己想去罷!
他以為他們會顧忌帥府眾人而不會將事情做到太絕,畢竟還有妻兒老小尚需養護,可是他錯了,他低估了他們的瘋狂與貪婪程度。
他們眼中只有自己,其他都是無足輕重的。
但究竟是因為什麼而讓他們突然加快了步伐?因為新帝主理朝政嗎?還是因為前不久發生的那件令滿上京譁然的集體砍頭事件?
程靜恆讓葉懷瑾做了監斬官,是倚重還是有意?
如果是後者,那催化劑就是它了。
只是單單他兩個兄長是很難成就這件事的,那麼京中除了他們,還有誰是牽頭人?
那日父親生日壽宴,來的人官職高低參差不齊,他只知其中多半是站在兄長這邊的,可那都是些擁躉一類的人,根本不足以構成威脅撼動朝政。
葉懷瑜猛地想起一個人來。
他怎麼把她給忘了!
父親生日宴後,她曾在帥府住了那麼久!
慕柔姝,慕家,慕丞相。
葉懷信之所以能在朝中有今時今日的地位,離不開慕丞相的有意栽培。
而丞相大人卻一直不太喜歡葉懷瑾,在他仕途之上也從未給過什麼幫助,葉懷瑾年輕之時很有一股犟勁兒,非要靠一己之力闖出一片天地來,然而最後還是被涉世未深的天真所打敗,不得不求助母親,讓她給想辦法。
母親動用孃家關係,給葉懷瑾物色了許多大臣家的愛女,最後相中了袁氏,兩人喜結連理。
據說兩人當時見面就選在禮部尚書袁大人家中,而那會十分碰巧的,丞相慕大人也在府上小坐。
這其中到底有何關聯,細說起來就多了,人心隔肚皮,誰又能知道表面劍拔弩張之下,藏著怎樣一顆殊途同歸的心?
也許從很早時候起,有人的心就已經分出了一個枝杈,那枝杈開始很小,可隨著養分不斷供應,枝杈便十分努力地長得越發粗壯,直至枝繁葉茂,蓋過了本心。
六年前,先帝的身子已經漸漸到了暮年,不大能擔得住每日裡的起居安排,有時連早朝都省了。
晃晃悠悠的挺過三年,及至程靜恆登基即位,慕丞相作為輔政大臣肩上的擔子隨之就更重了一些。
先帝臨了點了程靜翕封為嘉悅公主,並做主她的婚事,下嫁進帥府,成為他葉懷瑜的妻子。
在他的印象中,拋開主理國家之事,先帝是個待人十分溫和之人,不太可能做出強買強賣的事來,可他做了。
先帝去時都想了什麼呢?
也許油盡燈枯,連舉手都十分費力的時候,他看著年僅九歲的程靜恆,似乎已經遇見了即將到來的一切。
所以他為他謀劃道路,用了程靜翕的婚事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