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雪將至,博士卻還有時間前來看望貧僧麼?”
風雪之夜,一燈如豆。
一個一身黃色僧袍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僧人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
他的身前是一壺燒得汩汩冒泡的水壺。
水已經燒好。
茶葉也已經備好。
“一行大師,李衍此番連夜造訪實在是有一件奇事想要請教先生。”
來者正是大唐帝國國子監算學館第一行政長官,算學博士,唐玄宗的親密顧問,李衍。
燈影下的他,臉色肅靜,目光恭謹。
他是大唐帝國第一算學博士不假,但是他也知道,大唐真正的天文、算學強者是眼前之人,雖是出家人,但是一行大師在大唐帝國德高望重,絲毫不亞於他分毫。
甚至,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傳說一行大師原本俗家姓名張遂,鉅鹿人氏。一行家族在唐初的時候聲名顯赫,其祖父張公瑾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官至國公,但到了一行二十一歲時,因為不想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侄子交往,於是憤而落髮出家,跟隨嵩山禪師普寂習禪,後又跟隨善無畏和金剛智學習密法,並且協助他們翻譯密宗要籍。
但是,最重要的是,一行還是大唐玄宗時期最出色的數學家之一,在算術領域也是一騎絕塵,傳說當初玄宗是有意邀請一行還俗替他主持算學館,但是被一行婉拒,後才找到了曾經天下聞名的大師李淳風之孫,李衍擔任國子監算學館博士一職。
這也是李衍前來拜訪一行的初衷。
“噢?如今世上還有令博士感到驚奇之事麼?”
一行看著眼前的男人,但是作為世家之後,李衍在算學、天文和道法領域的深厚鑽研同樣令他深感欽佩,兩人都是大唐玄宗皇帝身邊的寵信的顧問,雖然兩人見面機會甚少,但是二人彼此傾慕時間日久。
“大師,您請過目。”
李衍雖然感覺大師的話音裡似乎有著淡淡的奚落之意,但是,他並不計較,一行算起來是他的前輩。
“這是一道算術題?”
一行接過李衍遞過來的黃草紙,簡略的掃了一眼,又抬起來頭問對面的李衍。
“是的,大師。”
李衍的聲音始終畢恭畢敬。
“這兩道題你是從哪裡來的?”
一行目光重又落在黃草紙上,他感覺有點奇怪的是,第一張紙上的題目字跡俊秀有力,應該是一氣呵成,而第二張草紙上的字跡,就實在。實在是有礙觀瞻了啊!
“回大師,是李衍的一個學生的朋友給他的兩道題目,第一道題目是當日那位朋友口述,後由李衍弟子手寫的,第二張草紙上的題目是那位朋友親手所寫。”
李衍知道一行大師的疑惑之處不但有題目本身,還有兩幅字跡絕然不同的筆跡。
“哦,原來如此——”
一行點點頭,重新又聚精會神的將目光聚焦在草紙上。
但是,他的神情越看越嚴肅,越看越緊張,到最後,他的耳際額頭都開始出現細細密密的汗珠,細細密密的汗珠慢慢匯聚,成了一條一條細細淺淺的河流。
“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