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靜哥哥做的菜真好吃,以後我要去靜哥哥家吃飯。”小丫方玉大口大口的吃著碗中的飯菜,想著以後定要去方靜家趁飯吃不可。
“你個小沒良心的,都開始嫌棄孃親做的飯菜了。”秀娘心裡非常明白自己的廚藝,以前去方靜家吃飯時,也是如現在這樣子的,更何況家中的小娃。
話說此時的金州城官驛中,青雀與麗質幾人卻是大為不爽,從年後第二日就從長安出發,行至今日才到達金州城,這一路從開始的路陸到達洛陽後,又往南下到的襄州,再改道水路,沿漢江往上到達的金州城。
一路的行進,使得時間花費了不少,人也是疲憊不堪,雖然此行相對隱秘,但也有不少的跟隨,讓人覺得這只是一些大戶人家出行罷了。
“麗質,今日到了這金州城中,再過一日後,我們就可以到達方家村了,也不知道靜哥哥見到我們後,會有什麼樣的想法。”青雀心中倒是期待著方靜看到他們時,一臉驚呆的表情。
“青雀哥哥,靜哥哥可不會因為我們去了方家村,會被嚇住的,不過靜哥哥家肯定有不少好吃的等著我們。”李麗質心中到是高興,只需一日即可到達方家村了,不用再忍受這一天天的路程折磨了。
“青雀哥哥,麗質姐姐,那位靜哥哥真的能做很多好吃的?”清河郡主李敬(德賢)看著兩位兄長姐妹問道。
“德賢妹妹,明日到了方家村,你就知道靜哥哥做的飯菜有多好吃了,還有更多好玩好吃的。”李麗質心中嚮往著明日到達方家村後,定要把方靜家翻個底朝天不可,要是不把她的小肚皮填滿,她可是會不高興的。
癱坐在榻上的另外一個小丫頭,此時卻是不說話,心裡的怨氣朝天,好好的待在長安不好嗎?非得跑到這窮山溝裡來幹嘛,說好聽一點是來讀書,說不好聽一點,那是被貶到方家村來的,從長安出發時,她就帶著滿身的怨氣。
而這位滿身怨氣的小丫頭,卻是另外一位郡主了,臨川郡主李孟姜,與之李德賢年齡同歲,只是稍小於李德賢一兩個月而已。
“麗質,你們趕緊去洗洗,一會兒我們吃些東西,明日清晨早些時候起來趕路,早些時間趕到方家村。”青雀算是幾人當中年齡最大的了,更何況也只有他一個男子,帶著三個妹妹前來方家村,做為兄長,自然要替妹妹們著想。
三位小丫頭隨之進入各自的房間當中去了,李泰李青雀癱坐在榻上,兩眼無神,此次來方家村,本就是應了自己父親的意思過來的,自己的本意是不想來的,而且除了自己,就只有李高明與方靜認識了,其他人也只是見過面而已,除了自己也就沒有其他們願意來了,更何況還是遠離長安如此之遠的窮鄉僻壤的地方。
李青雀心中有些怪自己的父親了,雖然眼下已經快要到了方家村,但心中也是怨氣漸漲,心裡想著明天就要到達方家村了,卻是不知道,以後的長安是否還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青雀不知道將來應該要如何?但目前只能先在方家村待著吧,再怎麼說,在方家村也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只是往後要回到長安,估計有些難了,而且,自己的父親在來之前就告訴了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得罪方靜,雖然不明所以,卻是隻能遵從。
“青雀哥哥,你在幹嘛?”李麗質洗漱結束後,回到官驛的廳堂中,看著李青雀有些不高興的神情,皺著眉頭髮著呆。
“哦,我沒幹嘛,在想些事情。”青雀看到麗質後,從發呆的狀態中恢復過來,無精打采的回應了一句。
“青雀哥哥,一會兒我們吃些什麼?”李麗質算是這一行人當中最為開心的一個了,雖然遠離長安,遠離父母,但心裡一直抱著一種憧憬的心態來的,所以這一路行來,除了見識到了一路的風景,而心中卻是一直想著方靜做的飯菜,以及好玩的玩具,當然更是少不了熊二。
“一會兒我們隨便吃些東西就行了,這驛館中也沒什麼好吃的。”青雀興致缺缺的回應道。
隨後另外兩位小郡主也洗漱好了回到廳堂,青雀通知了驛館中的下人隨便上了一些吃食,只能如此對付著了,麗質卻是幻想著明天到了方家村,一定要大吃一頓,要不然可就對不住自己這一路行來所受的苦了。
一夜無話,一大清早,四人醒來洗漱過後,坐上馬車,由著護衛隨從帶著往著方家村趕去,天氣正好,無風無雨,想來到方家村時,必然不會太晚,各人心中所想不同,有期盼的,有怨氣的,有無所謂的。
一行人一路前行,官道上的行人見到這樣的車隊,自然會讓開在路邊等候車隊通行,雖然人數不多,但馬車卻是有五架,兩架馬車座人,兩架馬車馱運東西,護衛隨從們卻是隻能步行。
李泰,字青雀,生於620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四子,長孫文德皇后所出,史書中記載其才華橫溢,聰明絕倫,於永徽三年(652)死於鄖鄉,享年三十三歲。
李麗質,生於621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女,長孫文德皇后所出,史書中記載其書法橫溢,於貞觀十七(643)年,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歲。
李敬,字德賢,生於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一女,生母不詳,史書中記載其賢惠淑良,於麟德元年(664)去世,享年四十一歲。
李孟姜,生於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二女,母韋貴妃,史書中記載其擅長大篆和隸書,文才斐然,於永淳元年(682)病逝,享年五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