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就是蔡邕自由發揮了,他可是出口成章的大儒,每一句話,都是文采非凡。
劉協心道:也就宣讀一個文會的啟動儀式而已,何必要弄得這麼文縐縐。
無數文人看著蔡邕,那次出自真心的崇拜,而劉協卻是聽得頭都大了,這特麼要是搞到稿子上,怕是洋洋灑灑有幾萬字。
他微微皺眉,如今,正是選拔官員,更重要的是他們要有較快的適應能力與學習能力,文采高一點或是低一點,他根本就不在乎。
就比如說蔡邕,雖然是天下讀書人崇拜的大儒,讓他處理政事,卻是捉襟見肘,劉協可不要搞一批這樣的文人來佔據官位。
這無疑是自掘墳墓,想到這裡,他眉頭皺得更緊。
不行,不能按著你們的套路來!
他眉頭一動,頓時有了主意,眉頭微揚,突然起身,所有人都詫異的看著他,蔡邕這時候,也終於宣讀完了。
劉協嘴角一揚,淡淡的道:“蔡尚書文采斐然,果然是文學之大家,朕佩服無比,但是,接下來,還聽朕說兩句!”
劉協這話,雖然說得雲淡風輕,但是又有誰敢說不?
於是,全場所有人,無不伸長脖頸,洗耳恭聽。
“我漢朝文學之文體,是賦,都是在場諸位所擅長,在大家擅長的領域分出高低,看似容易,其實不易,朕有一策,不如今日就讓諸位以此分出高下,諸位請聽!”
劉協沒有拿擴音器,但是他的聲音卻是又有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其中蘊含的威嚴,無人敢輕視。
“朕觀今日不乏有俠肝義膽之輩到場,朕偶得一首《俠客行》,諸位請細細評味!”
隨即,他目光陡然犀利,鏗的一聲,有劍出鞘。
劉協持劍,彷彿化身為絕世劍客,手中劍舞,口中吟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叮,系統警告,宿主因為盜用詩仙太白詩文,降低李白召喚機率百分之一。”
對於系統的提示,劉協無從理會,李白,當成吉祥物就好。
他沒有盜用李白詩歌為恥,傲然而立,仿若巨嶽立於天地。
劍與詩完全相容,所有人,無論是懂不懂文學,紛紛震撼。
不明覺厲,無不歎服。
劉協手中劍,以一個瀟灑的絕佳動作迴歸鞘中。
看到場中人眼神中的震撼與歎服,劉協對此很滿意。
“諸位以為如何?”
“這是詩歌?”
蔡邕、盧植等大儒一臉震撼的看著劉協問道。
漢朝有樂府,樂府收集的詩歌,可以配曲子吟唱。
陛下這一曲,分明是詩歌,但是與詩歌,但是與樂府中收集的詩歌又有所不同。
詩歌多采集於民間,多為民歌,簡單的說,就是有些上不得檯面,在諸多文人心中遠不及賦重要。
在當代,詩歌也遠遠不如賦膾炙人口。
劉協這詩歌一出,驚豔了所有人,也不禁讓他們陷入了沉思。
劉協向蔡邕點了點頭,隨即,劉協眼眸又轉,他覺得自己自己給所有人的震撼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