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抬頭一掃,看到曹丕的神‘色’,便問道:“丕兒,對於劉修派人來結盟一事,你怎麼看?”
曹丕直接道:“兒臣認為不妥!”
曹‘操’道:“為什麼?”
此話一出,曹丕倒是思考了一番。
他雖然被冊立為魏王世子,但和他競爭的兄弟,可不止他一人。
所以,曹丕言行得慎重。
縱然他不贊同結盟,但也得有合適的理由。
曹丕說道:“兒臣不贊同結盟的理由有兩點。”
曹‘操’微微頷首,示意曹丕繼續。
曹丕解釋道:“第一,魏國和楚國聯盟,孫權怎麼辦?江東吳國被孤立,只能便宜了劉修。到時候,劉修拿下吳國,對我們極為不利。”
“和楚國聯盟,而放棄吳國,兒子認為是買櫝還珠。”
“吳國是盟友,而楚國是我們的敵人。”
曹丕侃侃而談,說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理由。
這個理由,是公事。
這是從魏國的角度出發考慮的。
曹‘操’問道:“第二呢?”
曹丕回答道:“第二,魏國上下,無不仇視楚國。兩位夏侯叔叔,皆死於劉修之手。賈詡、張頜,又被劉修勸降。我魏國和楚國,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如果和楚國聯盟,豈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曹‘操’聽後,點了點頭。
曹丕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可見曹丕是用了心的。
他如今的幾個兒子中,主要有曹丕、曹植和曹璋。
只是,曹植偏文,更有些任‘性’。
曹璋則偏武,對政務不感興趣。
馬上能打天下,但馬上不能治理天下。
綜合起來,曹丕是最合適的。
而且曹丕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政見。
曹‘操’想了想,問道:“就這些了嗎?”
曹丕一聽,頓時噎住。
他心想,難道父王不滿意嗎?
曹丕腦筋快速的運轉,可思來想去,一時間,也沒能再想出其他的問題。
最後,曹丕搖了搖頭。
他‘摸’不清楚曹‘操’的想法,也想不出其他問題。
曹‘操’沒有點破,直接吩咐道:“劉修派人來結盟,傳令下去,沿途不得阻攔,更要保護好法正,讓他安全抵達。如有阻攔者,殺!”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