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接過話道:“雖然益州動‘蕩’,但書院的人才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來。在下建議,遴選其中的人才,前往益州開荒,讓他們把無數的深山老林開發出來。”
劉修一聽,眼眸眯了起來。
開發益州,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
後世,為了加大巴蜀的發展,曾有西部大開發。
劉修的開發益州,當然不能和後世比,不論是技術,亦或是資金,甚至是人力物力等,都比不上。
但這不妨礙劉修派人開發益州。
把無數的山林拿掉,變成適合百姓居住的城鎮。
在一個個地方,修築城鎮,把益州變成劉修真正的糧倉。
只是要做到這一步,並不容易。
劉修說道:“機伯,讓書院的人才前往,他們願意嗎?”
伊籍微微一笑,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臣是來向大王請旨的。只要大王給予足夠的待遇,他們自然會去的。”
劉修道:“你要給他們什麼條件?”
伊籍面‘色’一肅,道:“凡是願意前往益州的人才,直接任命為一縣的縣令。”
“五年之內,如果一縣大治,則直接拔擢為一郡太守,或者是直接進入王府為官。”
“兩個選擇,任由他們選擇。”
伊籍眼中,更是流‘露’出一抹果決的神‘色’。
為了讓益州徹底發展起來,這是他和官員們商量出來的結果。
五年後提拔為一郡太守。
五年後進入王府為官。
這對於很多的人來說,是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地步。
而且直接下方為一縣的縣令。
這樣的待遇,不可謂不優渥。
劉修沉‘吟’片刻,道:“機伯的計劃,有些大膽啊。”
伊籍問道:“大王認為如何?”
最後的決定勸,還在劉修的身上,看劉修如何決斷。
劉修忽然笑了起來,道:“機伯先生尚且有此雄心壯志,本王豈有不配合的道理。擬定一個條陳上來,本王批准後執行,關於這些下放到益州計程車子,由你統一管理。”
“喏!”
伊籍聞言,臉上也多了一抹笑容。
這一事情的解決,在伊籍看來,可謂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