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作為荊州之主,出席今天的文會,沒有任何的客氣,拿起酒樽致開場詞。一番開場詞後,劉表揮手道:“今日欣賞蓮湖,以文會友,希望諸位盡展才能,各展所長。”
蔡瑁附和道:“主公言之有理!”
劉表搖了搖頭,道:“今天是以文會友,不談正事,不以官職論身份。”
蔡瑁明白劉表的意思,知道劉表既要有州牧高高在上的地位,又要顯得平易近人,讓氣氛熱絡,馬上改口道:“景升公,在下便不拘禮了。今日蓮湖當中蓮花盛開,不如以蓮花為題,請諸位賢達吟詩作賦,以文會友。”
劉表微笑道:“德珪言之有理,正該如此!”
龐德公嘴角噙著笑意,他們和劉修見面的時候,也是在這裡,也是以蓮花為題。現在劉表召開文會,又是以蓮花為題。
司馬徽低聲道:“德公,你說,那小子還能做出一首關於蓮花的詩嗎?”
黃承彥看了眼劉修所在的方向,道:“可能有,不過這小子吃虧一點。畢竟,他已經做了一首詩,再作一首有些難了。”
龐德公小小,道:“拭目以待便是!”
“在下有一首詩,請諸位鑑賞。”
說話的人是蒯家子弟,名叫蒯澈。他站起身,走到靠近蓮湖的窗戶旁,駐足片刻後,開始高聲吟唱。蒯澈的聲音洪亮渾厚,吟唱詩句的時候,更添氣勢。
一首詩吟完,在座一片讚揚聲。
蒯澈謙虛的推辭,臉上掛著謙和的笑意,回到坐席落座。
“在下也有一首詩,請諸位鑑賞。”
說話的人事蔡家子弟,名叫蔡禎。他也走到蓮湖旁,仔細的觀察窗外蓮湖後,開始吟詩。相較於蒯澈的詩,蔡禎的詩風格不同,不過兩人倒也難分高下。
蔡禎退下後,又是一陣讚揚鼓舞。
有了蒯澈和蔡禎登場,文會的氣氛漸漸熱鬧了起來。
各家的年輕子弟,紛紛吟詩作賦。
此次參會的人,伊籍、蒯良、龐德公、司馬徽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名士,如果得了其中一人的讚賞和點評,那便是平步青雲的機遇。
忽然,劉琮站出來,道:“小子劉琮,也做了一首詩,請諸公點評。”當著所有人的面,劉琮朗聲將自己早早準備的蓮花詩吟唱出來。
詩句一出,讚揚的人更是無數。
劉琮是劉表的兒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總得照顧一下劉表的面子。不管如何,都必須誇讚一番。劉琮聽了眾人誇讚的話,臉上有了一絲得意,看了劉修一眼便徑自坐下。
劉表此時的心情,也頗為舒暢。
兒子受到讚揚,他這個當父親的與有榮焉。
忽然,劉琮拱手道:“父親,三弟才華出眾,不如讓三弟也賦詩一首。”
劉表微微蹙眉,劉修的才華如何他不知道。當著所有人的面,劉表不能拒絕劉琮的請求,問道:“修兒,可有膽量吟詩一首?”
劉修起身,道:“父親有命令,兒子便獻醜了。”
劉琮心頭激動不已,眼中更是閃過一絲慶災樂禍的神色。但當著眾人的面,他做出期待之色,道:“三弟,為兄期待你的佳作。”
劉修心中冷笑,劉琮的目的,是想讓他當眾出醜。
劉修面向廳中眾人,拱手行禮,不卑不亢的說道:“小子才疏學淺,請諸位先生多多指教。”
說話不卑不亢,舉止得體,這份氣度,令眾人暗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