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先軫設計的第二步計劃,示敵以弱,誘敵深入。他要的不是區域性小勝,而是全域性大勝。
不僅如此,接下來還有更巧妙的安排,嚴格貫徹元帥指令的欒枝命十名晉國士兵化裝成楚軍,向成子玉報告,就說右師大勝。
幾名晉軍士兵得令,從死去的楚軍士兵身上扒下盔甲換上,直奔楚軍中軍報喜去了。
“傳令,扛上楚軍軍旗,大軍向北撤退!再砍一些樹枝掛在車後,撤退時要弄得動靜大一些!”為求效果逼真,更成功地迷惑對方,欒枝又下令。
一聲令下,晉軍士兵扛著楚軍軍旗向北撤退。
戰車後拖著樹枝,塵土飛揚,遠遠看去就好像楚軍將晉軍追趕得亡命奔逃一樣。
取勝反而做出落敗的樣子,此為詐兵之計,正是先軫作為謀元帥最令人稱道的地方。
春秋初期兩軍交戰時很少使用詐計,而先軫則出奇制勝,讓楚軍徹底放下了戒備。
此舉堪稱教科書,給後世兵家用兵帶來了巨大啟發。自此之後,就像開啟了潘多拉魔盒,詐計再也不是封印在象牙塔裡的文明之物,堂而皇之地走上了戰爭舞臺。
……
楚軍中軍陣地。
成子玉站在戰車的車轅上極目遠望。
“報!鬥勃將軍大獲全勝,目前正全力追擊晉軍!”喬裝後的右軍士兵來報。
“噢?”
成子玉遙遙看去,距離太遠看不太清楚,只能憑藉軍旗的動向判斷局面,果然楚軍軍旗正驅趕著晉軍軍旗向北急速移動。
煙塵四起,遮天蔽日。
“鬥勃取勝,在本將軍的意料之中!”成子玉哈哈大笑。
在那個冷兵器戰爭年代,既沒有通訊裝置,又沒有電子裝置,晉國又將迷惑術發揮到了極致,換作了任何人都會被矇蔽,何況是未嘗一敗恃強自傲的成子玉。
他不知有詐,只覺此戰已經勝利了一半,不由得意起來,乘勝追擊,一舉拿下!
“傳令,全軍出擊!”成子玉抬手重重地一揮。
咚咚咚――
振奮人心的戰鼓聲響起,楚軍中軍和左師向前推進。
楚軍左師領軍將軍名為鬥宜申,看到令旗揮動,只道右師已經告捷,士氣大振,率領鄭國和許國兩支盟軍士兵與中軍齊頭並進,一齊殺出營來。
疾馳數里後,負責駕馭的戎車忽然叫道:“將軍,前方發現晉軍主將旗!”
“主將旗?”
鬥宜申抬眼望去,果然一杆上繡異獸的將旗高懸,正向這個方向急速移動,推測是晉軍上軍攻上來了。
“好!擒賊先擒王,將主將拿了!”鬥宜申興奮起來,對戰士來講,沒有什麼比斬將奪旗更榮耀的了。
不多時晉軍殺至,兩軍壓住陣勢。
對面殺出一將,手持一杆重戟,細看乃是晉軍上軍的二號人物上軍佐狐偃。
“鬥宜申,莫要囂張!我狐偃會你一會!”狐偃絲毫不懼,一邊催動戰車一邊叫道。
兩人很快接戰一起,戰車交錯,金鐵交鳴,不多時來來回回鬥了五六個回合。
鬥宜申是楚軍中赫赫有名的驍將,戰鬥力驚人,手中長刀揮舞如風,越戰越勇,打得狐偃只有招架之力。
正此時,晉軍陣後忽然生出了一陣騷動,似乎亂了。
“鬥宜申,下次再領教!”
狐偃本就吃力,看到後臉上微微變色,高聲叫道。
趁著雙方戰車交錯之機,他也不回身再戰,徑直奔回了本陣。
接著晉軍退走,將旗向後急急退去。
鬥宜申不知是計,雙目一眯:“晉軍已經潰亂,全力追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