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十二冬年,不知不覺之中,一休已經在倚天屠龍記外面待了將近兩年多了。
初入之時,一休,還有點不敢置信,前世金庸大俠筆下的那個神奇的位面,那個刀光劍影,無數豪俠遍地的世界竟然能夠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並且自己還成為了人人敬仰的聖僧。
有時候一休老是在想,要是自己能夠回到地球,我跟別人提起這一件事情,會不會被人當做是瘋子,罵成傻子。
可縱使如此一休,確實也一直都在,的確曾經來過一遭。
而且還推動了這個世界,向著更高階的世界發展。
這半年的時間內,一休,也不是白忙活的,差不多又花出去了,將近2000萬功德點,兌換了很多高科技的產品包括機器人。
發現因為他發現,大宋王朝之前他掀起的那一場工業革命,雖然說發展的十分的迅速,基本上是屬於第一次工業革命,跟第二次工業革命甚至是科技革命一起進行。
但是這種方式太過於快速跟迅猛了,還是有許多的不足。
體現在生產力跟消費力方面,我沒辦法進行對等,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之前一戶農家種地一年能夠收成差不多一個單位的糧食。
可是有了一休的那些東西,最後,改進了糧食的種植,甚至他們收割那些田地的時候都有機器人人幫忙收割,或者他們自己開著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操作。
這樣的話,全大宋包括全世界糧食產量都十分的高,但是同樣帶來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種了這麼多糧食,沒人吃。
人口也就那麼多,每天也就吃那麼多飯,不可能一個人長的十個肚子將弄出來的糧食全部都給吃進去,所以導致了生產力的過剩。
生產力一過剩,經濟危機就自然而然就來了。
面對這種情況,一休的做法就是放開人口的生育制度。
後期宋青書甚至頒發了皇帝之令,鼓勵民間大量進行生產,這裡的生產指的是生娃娃。
誰生的多獎勵就多?甚至還能夠成為全村的代表當官。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的人口在將近半年的時間內居然增加了一倍之多,當然都是小新生兒。
但這只是一個小方面的體現,比較好解決,但是整個工業體系還有消費群,那就存在著生產力過剩的方式。
一休想來想去還是想,還是得依靠系統的輔助,兌換更加高科技的一個科技,還有許多許多的知識。
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生產,進行更加精細的生產作業,就這個過程,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到了將近冬季的時候,用工業革命的衡量標準而言的話,大宋朝這個原本的農耕國家已經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接近了尾聲。
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在穩步的進行著,比之前要穩定了許多。
甚至在大宋的街頭一休,能夠看到這樣的場面。
一個穿著黃髮垂髫的老人,手裡面拿著一個智慧手機,正在與千里之外當兵的兒子進行通訊。
這就是一休來了,這兩年來倚天屠龍記位面的變化。
在這種變化一休一開始還感覺有些欣喜,後來就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系統提示他這個位面的文明發展的很快,但同樣的天道的實力也會因為文明的升級增強。
所以對一休來說,目前已經迫在眉睫了,如果現在不把天道幹掉,再過十年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