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歲月,山中金蟬廟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的,不知不覺中又過了兩天。
一大清早,一休起身,拿著掃帚來到佛堂前,埋頭掃著青石板子上的樹葉。
良久,悟空也拿著掃帚跟簸箕加入了金蟬廟掃地大業。
這一掃一休一邊心裡感嘆著,差不多是時候再招幾個徒弟,或者是門人,如今廟業大了,雖然暫時是個空殼子,但也需要人剛剛活兒,負責接待,接待香客,要不然事事都由自己來,一休恐怕還沒成佛就得累死了。
這麼想的一休掃完了地後,又安排徒弟悟空擦拭阿彌陀佛像與送子觀音像,他自己則是來到了菜園之中。
今天,第二次種上去的龍牙米有了佛缸內靈水的滋養,已經快成熟了,約莫著再過一天,估摸廟裡面又能收穫數百斤糧食,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裡,糧食是肯定夠用了。
可今天這件事兒還不是最重要,因為一休在澆水的時候,在幾顆龍牙裡的菜葉上,發現了一種蟲子。
這幾隻蟲子通體泛紅,口器堅硬,長著兩隻翅膀,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後肢更是很發達,善於跳躍。
它們一聽到風吹草動,感知到一休在慢慢的朝他們靠近時,立馬反應過來,一跳就是三四米。
還好一休雖然沒有輕功,但起碼有佛山無影腳傍身,腿腳還算利索,在田間猛衝了好幾回,這才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一隻。
原本因為離得距離很遠,這些小蟲的移動速度也很快,一休視力再好也實在看不清,可如今從此就在自己的手上,一休將蟲子捏在手上稍微一端詳,他的臉刷的一下變得慘白無比。
一休不敢自信的再看了看,隨即他從口中震驚的吐出了兩個字,“蝗蟲!!”
蝗蟲,前世一休曾經聽過他的兩個名字一為螞蚱,二為草蜢。
它如今所在的位置屬於亞特蘭蒂斯位於大陸下半部分,越往上走,該地區的平均溫度也就越低,所以形成了類似於地球相近的溫度帶。
赫火國差不多就分佈在熱帶地區,一休前世看過一篇有關於蝗蟲的文章,裡頭就有蝗蟲的圖片,跟今日見到的蟲子幾乎一摸一樣。
那篇文章上頭特別指出蝗蟲其實就是農業害蟲,他們還什麼都不挑,愛吃禾本科植物,比如水稻,麥子這種糧食作物,甚至是一些小型的蟲子,樹皮,樹葉等等,反正它們是來者不拒,多少吃多少。
並且他們的活動一般情況下是成群結隊的,數量極多,生命力頑強,能棲息在各種場所。
像赫火城對處於在山區間,城外多森林、低窪地區、半乾旱區,給蝗蟲的生長提供了極好的先決條件。
今天他這兒看到了幾隻蝗蟲其實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不意味著沒有一種可能性,還有大部分的蝗蟲還處於孕育階段。
這個可以從這些蟲子只會跳躍,而不會飛翔來判斷,他們的生長時間一定很短,因為幼蟲只能跳躍,而成蟲卻可以飛行,也可以跳躍。
等到過一段時間,就會反撲而來,大面積的破壞性莊稼,導致本地大量的糧食減產,最苦的就是那些忙活到頭的莊稼漢了。
不過後頭又有一段敘述,說蝗蟲在嚴重乾旱時可能會大量爆發,想到這一休抬頭看了看灼熱的太陽,自言自語道。
“這都兩天多沒下雨了,該不會來乾旱了吧?不會不會,但願不會吧。”,一休自問自答,想了想,接著來到了早就修建好水池邊上。
這個水池是用一種特殊的粘合材料,再加上一些黃土構成的五丈方圓小池。
之前為了方便更換池水,一休還特地設計了一條水渠,直通廟外一條之前乾涸小溪的溪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