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就在整個霓虹因為股市暴跌而議論紛紛時,大阪府也發生了一起惡性事件。
2月18日,豐田商社的會長永野一男在家中,於眾目睽睽之下被刺身亡。
豐田商事,聽名字似乎是豐田旗下的商社,然而實際上它和豐田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是一家以增值制度為主要業務的商社,大致經營方式是以貴金屬買賣為約定,為客戶提供有價證明。
等抵達約定時間後,客戶就可以取得相應的增值利息。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豐田商事向客戶兜售黃金,同時這些賣出的黃金由豐田商事保管。
作為回報,它將每年向客戶提供10~15%的年利率。
這其實也算是民間投資的一種,只不過投資的物件變成了黃金而已。
聽起來如果按照正常的經營流程來執行,這似乎也算是一種正當投資方式。
那麼豐田商事的惡性事件,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豐田商事是一家詐騙會社。
在當下的泡沫年代,因為前兩年大藏省連續降息,銀行的存款利率只有0.26%左右。
民眾的錢存在銀行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還有可能交稅。
於是有的人把錢取出來投進了股市和樓市,利用這兩者的暴漲來獲取可觀的收益。
但是對於那些年紀較大的老人來說,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這兩種投資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搞不明白。
加上思想保守,這些老人更願意相信傳統的投資方式。
因為有儲存習慣,霓虹的老人其實個個賬戶裡都很有錢。
以這一群體為瞄準物件,這時候豐田商社出現了。
他們以投資黃金的名義,蠱惑老人買下他們的理財產品。
毫無疑問在任何一個年代,黃金都是一種相對保值的東西。
尤其是80年代霓虹湧起黃金熱,大眾對它的認可度很高。
從各種金箔冰淇淋、壽司、清酒等方面就可以看出,黃金一直是人們追逐的物件。
豐田商社利用這一特點,開始透過大量的電話銷售,對老人提供貼身服務。
尤其是獨居老人,更是豐田商社主要攻略的物件。
在利用電話進行無差別的推銷時,一旦對方露出意動的語氣,豐田商社的職員就會熱情的登門拜訪。
一進家門他們別的也不幹,首先就是到老人家中的牌位前上柱香。
然後殷勤的收拾一遍屋子,完事後再跪坐在老人的身前直接來個土下座,“請把我當兒子吧。”
瞧瞧,這一套流程下來,哪一個獨居老人能無動於衷?
利用這些人情冷暖,不出一個星期推銷人員就會獲得,這些獨居老人毫無保留的信任。
在他們的哄騙之下,老人把自己全部的積蓄,也就是養老金,都用來購買了豐田商事所提供的黃金。
在拿到了黃金之後,推銷人員又藉口黃金難以保管,放在身邊不安全為由,提出由他們會社幫忙代管。
當然這一切並非白乾,在保管這些黃金的同時,豐田商社還會提供給老人10~15%的年利息。
積蓄換成了保值的黃金,還有利息可拿,這老人們哪有不願意的?
於是在推銷人員的精心準備之下,老人們簽下協議,獲得了一張豐田商社開具的地金證券。
發現了問題沒有?幾十年的積蓄,往後餘生的養老金,全部都換成了一張如同廢紙一樣的證券。
那麼豐田商事拿了這些錢後,真的有換成黃金,替老人保管嗎?
問題就出在這裡,所謂的保管黃金全是幌子。
豐田商事拿了錢,轉身就都把它們投入到了股市及證券行業。
短短五年時間,利用這些連哄帶騙的手段,豐田商事從全國數萬人手中吸納了超過2000億日元的資金。
社內職員高達7500人,在全國開設了60多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