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二點則是等待各地將軍大勝歸來,一同封賞。
先前為了征討四大王朝,蘇墨將麾下邊軍分為四部分。
由白起,趙無極,蒙武等人率軍攻伐。
如今在外征戰的大軍還有足足六十餘萬。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精銳,蘇墨不想寒了這些將士的忠心,故而將稱帝儀式往後拖了拖。
一旁,劉伯溫見無人反對,隨即從佇列中走出。
開始公佈各地恢復民生的具體方案,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新糧的推廣。
邊境之地,天龍稻種早就完成,各地已然是播種下如此糧種。
早有收穫。
如今要將這天龍稻種普及至大周王朝的各地郡縣,以保證百姓都有糧可吃,有糧能吃。
劉伯溫最開始拿到天龍稻種的一應訊息,整個人都是傻的。
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有稻種三個月便能成熟一批。
如此速度著實驚人,劉伯溫先前從未聽聞過如此恐怖的稻種。
當他看到了每畝地的收成,心中更是吃驚,比起尋常的豐收之年還翻了三倍。
邊境之地多苦寒,少沃土,少雨水。
按理說這樣的地方,往年都是被放棄的惡劣之地,決不種糧。
可如今蘇墨不僅僅在這樣的環境中種糧,還能弄出豐收之年三倍收成,這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看著一眾大臣,劉伯溫頓聲道。
“各郡縣形式不同,該如何分配糧種也尚未可知。”
“如今的當務之急便是讓各地郡守拿出個具體的數字來。”
“糧種分配拖不得。”
他這番話說的頗為嚴肅,神情也極為重視。
糧食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根本不用多說。
尤其是先前大周王朝大旱,百姓顆粒無收。
今年各地百姓註定要節衣縮食來勉強度日。
身為地方官員,劉伯溫一路上見到了太多的難民。
那些還在奔波逃命的百姓餓的就剩下一層皮包骨,看起來無比悽慘。
如此情景從出了邊關就極為常見,一直到大周王朝帝都附近才得以緩解。
如此情況只說明瞭一件事,百姓們家中沒糧了。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一旦沒了吃的,那些貧苦百姓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劉伯溫也曾經見過易子而食,人命不如糧食貴。
這些慘狀劉伯溫不想再見一次,故而他極為著急的想要將糧種分放下去。
龍椅之上,蘇墨看著神情焦急的劉伯溫,心中頗為理解。
大周王朝各地百姓實在是太慘,他也頗為重視和理解,權衡一番,蘇墨頓聲道。
“各地郡守上報良田情況需要加快,由各將軍督促。”
“在此關鍵時刻,貪官汙吏一事也需嚴苛徹查,不能放過任何一人。”
他在說這話時帶上了內力,聲音滿是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