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番長談並傳授了些虛雲訣的入門功法後,蘇邁便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凡人修真,本是逆天之舉,欲以肉體凡胎與天地相通,談何容易。
千萬年來,多少人意圖超脫輪迴,一登仙界,踏上這修真之道。
然而大浪淘沙,真正能有所成就者,亦不過萬中之一。
而大多數更是尚未入門,便已放棄,究其原因,亦不過修真界最為看重之資質差異罷。
天地靈氣,充盈世間,無處不在,卻又無跡可尋,欲將這羚羊掛角般的靈氣引入體內,除了機緣,而重要的是體質和根骨。
若資質極高,體內氣脈流暢,則可在極短時間內感應到天地之氣,少則少則數月,多則數年也能有所領悟。
而資質低者,脈息庸塞,氣血不暢,則窮其一生或也難有所成。
這就是為何修真界各派在授徒時須經望氣術驗體,非有一定資質不收的原因了。
畢竟按常理而言,若無修煉的根基,再多努力也是白費。
而此刻的蘇邁,在踏入修行的第一步時,也遇到了多數人共同的困惑。
這虛雲訣本是木葉祖師傳下來的不世奇書,乃是道家先天秘術。
較之普通的修行之法自是其深如海,而同樣,其修行難度也要艱澀得多。
書中開篇記載:
虛雲仙訣,傳之上古,問道於天地,成不世奇功,然道生萬物,亦源於萬物,欲成仙道,須求之自然,不可強取,慎之又慎。
其後便是修行之法,教人如何引導自身氣脈流動,如何將氣息洞開,與天地靈氣相交,進而引導進入體內,為我所用。
蘇邁曾隨天隨子修習禦寒之法,對經脈之道倒也頗為熟悉。
遂依法訣而行,將體內經脈中散佈的氣息緩緩引至丹田,凝成一體,謂之百川歸海,氣沉丹田。
而後自上而上,依次將各要穴散開,凝神靜氣,按書中所言,呼吸吐納,以感應天地之氣。
如此一週,蘇邁只覺全身痠痛,彷彿將身體抽空一般,而那天地之氣卻似根本不存在,毫無所感。
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這天地之氣若這麼容易感應,一次就成,除非千年一遇之奇才,為修真而生之輩。
不過自不可能是他,不然早就被宗主選走了,又怎會淪落至此。
約莫半個時辰,蘇邁感覺身體痠痛稍緩,便重來了一次。
結果一如初試,他倒也不急,倒頭便睡。
第二天大早,天尚未亮,蘇邁便爬了起來。
昨日枯心道人授其虛雲訣時提到,一日之計,靈氣最為充沛之時在寅卯之交。
此時正值日夜交替,天地間氣機旺盛,最便於感應,蘇邁記在心頭,早早便已醒來。
深呼吸幾次,蘇邁滿懷期待地依法施為,結果依舊令人失望。
靈氣依然沒有感應,而剛聚到丹田的氣息不一會也已消失無蹤,留下的只是一如昨日般的痠痛。
咬咬牙,蘇邁又試了一次。
這回動作更是緩慢,神情也是更為專注,端坐在床上,像一尊泥塑般一動不動。
如此竟是花了近一個時辰,待他有些喪氣地睜開眼時,天已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