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作戰,由高地衝向低地,那當真是勢如雷霆。
從滿山火海當中衝殺下來的漢軍,氣勢如虹,銳不可當,將山坡上還沒被燒死的蜀軍,瞬間淹沒。
岸邊的謝豐和袁吉暗叫一聲不好,己方中計了,兩人急忙下令,後隊變前隊,全軍回撤西岸。
可是當蜀軍準備登上浮橋的時候,可了不得了,先是浮橋的正中央燃起熊熊大火,火勢迅速蔓延開來,將浮橋的整個中段,都吞沒在火海當中。
舉目望去,那真好似一條火龍橫在沱江江面上,景色煞是壯觀,美輪美奐,可是對於蜀軍將士而言,這樣的美景,無異於死神的召喚。
一瞬間,謝豐和袁吉都驚出一身的冷汗,他二人又急忙下令,全軍向北撤退。
但是在他們的北面,出現一批漢軍,萬人組成的方陣,將蜀軍的北上之路堵了個嚴實合縫。
見北方不通,謝豐和袁吉又下令往南撤退。
不過在他們的南面,也同樣出現一支萬人漢軍組成的方陣,依舊把路堵死。
北方有一萬漢軍,南方有一萬漢軍,在蜀軍正前方的山頂下,還衝殺下來一萬漢軍。
其實,雙方的兵力並沒有差距,漢軍滿打滿算,都不到三萬人,蜀軍也接近三萬之眾,就兵力而言,雙方完全是勢均力敵。
只不過在心裡上,雙方的落差太大了,漢軍是氣勢如虹,蜀軍則是如喪考妣。
三面的漢軍,對蜀軍完成了包夾之勢,齊齊向蜀軍推進過去。
大批的蜀軍不敢戀戰,敗退下來,可是他們的身後便是沱江,根本無路可退。
許多蜀軍兵卒被擠壓、被推搡,失足落水,等他們再浮上來時,都成了一具具飄在江面上的浮屍。
眼瞅著己方無路可退,謝豐和袁吉這時候才橫下心來,要與漢軍決一死戰。
只是,此時才下定決心進行決戰,為時已晚。
蜀軍上下,鬥志全無,對面著推進過來的漢軍方陣,蜀軍將士如同草芥一般,被成群成片的碾壓在地。
謝豐和袁吉徹底失去了方寸,兩人各率一部精銳,一人向北突圍,一人向南突圍。
向北突圍的謝豐,正好對上了吳漢的副將劉尚。
劉尚先是命令麾下將士,對沖過來的蜀軍放箭。
在幾輪箭射過後,突圍的蜀軍銳減了三、四成,殘存的蜀軍,不少人身上都帶著箭傷。
劉尚嘿嘿一笑,指揮全軍將士,向前突進,迎接敵軍。
謝豐率部,與漢軍展開近身肉搏戰。
戰鬥持續都不到半個時辰,謝豐部便被漢軍擊潰,謝豐以及身邊殘存的千餘名蜀軍,被漢軍團團包圍。
最後,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以謝豐為首的千餘名蜀軍,悉數向漢軍投降。
另一邊,向南突圍的袁吉,比謝豐更慘,他倒是沒有被漢軍包圍,而是直接慘死在亂軍當中。
失去了謝豐和袁吉這兩名主將,蜀軍敗得更快,數以萬計的將士,慘死在漢軍的方陣前。
蜀軍無力再戰,有將領帶頭向漢軍投降,出人意料的是,漢軍這邊竟然不納降。
吳漢下達了死命令,所有敵軍,一律斬殺,不留一名俘虜!即便是向漢軍投降的謝豐,亦被吳漢當場下令斬首,將首級懸掛在漢軍的旗杆上,用來進一步的震懾蜀軍。
這種情況,在岑彭擔任南征軍主將的時候,是從來沒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