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陽不是一座大城,城防也談不上有多堅固,這裡根本不適合打守城戰。
可是漢軍來的太快太突然,根本不給他撤離新陽的機會,十五萬眾的漢軍,抵達新陽後,立刻對新陽城展開了強攻。
董憲親自登上城頭,指揮部下作戰。
目前新陽的守軍有五萬人,而且都是董憲軍的精銳,戰力並不弱。
只是面對漢軍兇狠的攻勢,新陽守軍明顯有些力不從心。
對於此戰,別說董憲沒有多少信心,董憲麾下的將士們也都是信心不足。
眾將官紛紛向董憲建議,棄守新陽,退回昌慮,與劉紆的主力大軍匯合。
要知道新陽可是在昌慮的背後,新陽失守,昌慮還能長久嗎?
董憲沒有接受部下們的建議,堅持留在新陽,抵抗漢軍。
其實,他還存在著幾分僥倖心理,現在漢軍正全力進攻新陽,倘若劉紆能在這個時候從昌慮發兵,由漢軍的背後殺上來,己方里應外合,又何愁漢軍不破?
可惜,他實在是高估了劉紆。
劉紆得知漢軍在大舉進攻新陽的訊息後,第一反應就是下令關閉城門,全軍將士,嚴守城池,任何人不得出城,有膽敢擅自出城者,一律軍法處置。
在劉紆的命令下,十萬董憲軍龜縮在昌慮,不敢出城一步,對於近在咫尺的新陽之戰,視而不見。
遲遲等不到己方將士的增援,董憲軍在新陽是越打越沒底氣,越打士氣越低落,戰鬥僅僅持續了半天的時間,蓋延便攻破了新陽西城的城門。
聽聞西城門被攻破,董憲大驚失色,哪裡還敢在新陽繼續堅守下去,急急下令,全軍由北城撤離,全部撤往昌慮。
這一場發生在新陽的交鋒,爆發得快,結束得也快,漢軍沒費多大的力氣,成功打退了董憲軍,一舉攻佔了新陽。
董憲率領數萬殘部,退回到昌慮,見到劉紆,氣得暴跳如雷,他跨步上前,一把抓住劉紆的衣領子,怒吼道:“梁王在昌慮,與新陽近在咫尺,漢軍大舉進攻新陽,梁王為何不援新陽一兵一卒?”
面對著盛怒中的董憲,劉紆嚇得臉色煞白,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在場眾人見狀,紛紛上前勸阻董憲,不管怎麼說,劉紆也是劉永的兒子,還是他們名義上的主公,如此對待劉紆,太過無禮。
在眾人的勸說下,董憲放開劉紆的衣領子,又氣又憤,又怒又憋屈,他連連跺腳,說道:“錯失良機!就因梁王膽小畏敵,導致我軍錯失良機啊!”
在董憲看來,當漢軍大舉進攻新陽的時候,劉紆若是發兵來援,己方里應外合,又何愁不大破漢軍?
這麼好的機會,己方未能抓住,以後再想找到這樣的機會,談何容易?
劉紆喘著粗氣,結結巴巴地說道:“海……海西王並……並未派人向本王報信,要本王出兵增援啊!”
聽聞這話,董憲肺子都快氣炸了,他看向一臉木訥,呆呆看著自己,還不知哪裡做錯的劉紆,忍不住撫了撫額頭,這他孃的還用得著我派人傳話於你嗎?
就算你肩膀上頂著的是一顆木頭疙瘩,你也應該知道要出兵救援新陽啊!“你……”董憲手指著劉紆,正要破口大罵,蘇茂突然插話道:“海西王,現在我方該如此應對劉秀?”
董憲抬起的手慢慢放下,痛苦地閉上眼睛,沉默了好一會,他緩緩撩起眼簾,幽幽說道:“沒辦法了,只能請救兵來援!”
聽聞這話,在場眾人都是心涼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