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赤眉軍已經把主意打到了弘農,要直接對弘農用兵了。一旦弘農又被赤眉軍攻佔,那麼下一步,赤眉軍是不是要直取洛陽了?
看罷這兩份戰報,劉秀眉頭緊鎖,對於鄧禹在長安的作戰,也多少有些不滿。但轉念一想,他又忍不住輕嘆口氣。
鄧禹的出征已經太久了,自己還沒稱帝的時候,仲華便領兵西征,一直打到現在,能堅持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向伏黯揚揚頭,說道:“走,我們去清涼殿議事。”
“是!”
劉秀帶著伏黯,去往清涼殿。
到了清涼殿後,劉秀讓張昆準備筆墨、帛詔。劉秀坐在榻上,喃喃自語道:“仲華領兵西征,已近兩年,一路攻城略地,戰功赫赫,很不容易啊!”
鄧禹對赤眉軍作戰不利,劉秀非但沒有責怪鄧禹,反而還幫他開脫,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帝王,劉秀都稱得上是寬宏大量。
伏黯看了劉秀一眼,說道:“陛下,現在大司徒已率部退至高陵,軍中無糧可用,據傳報之人說,將士們只能食野菜度日。”
劉秀眼神一黯,幽幽說道:“仲華一向體恤部下,下面的將士們尚且要吃野菜,仲華豈不過得更苦?”
伏黯沉默未語。他又沒在高陵,不清楚鄧禹那邊的具體情況,但他明白一點,軍中無糧,那是已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這時候,張昆把準備好的筆墨、帛詔一一擺放在桌案上。劉秀提起筆,沉吟片刻,給鄧禹寫下一份詔書。
在這份詔書中,劉秀的用詞是比較幽默詼諧的,就像在和鄧禹聊家常一樣。
他點出赤眉軍在長安無法久留,西去、南下、北上之路,都已被封死,赤眉軍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東進。
赤眉軍兵困馬乏,缺錢短糧,已是強弩之末,自己只需拿著馬鞭子去抽,就能將赤眉軍打敗。
劉秀羅裡吧嗦地說了這麼多,其核心的意思就一個,讓鄧禹別再打了,立刻率部撤回洛陽。
寫完這封詔書,劉秀將其疊好,遞給伏黯,說道:“即刻派人,送給仲華。”
“微臣遵命!”伏黯接過詔書,小心翼翼地揣入懷中。
劉秀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案,說道:“弘農太守遇刺,必是赤眉軍所為,若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陌鄢麾下的四阿刺客做的。”伏黯躬身說道:“微臣也是這麼覺得的。”稍頓,他又說道:“赤眉軍刺殺弘農太守,其目的是先讓弘農群龍無首,然後再一舉攻克弘農。等他們拿下了弘農,便可於弘農休
養生息,等到赤眉軍兵強馬壯之時,恐怕矛頭將要直指洛陽了!”
劉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當務之急,需派一能臣,接任弘農太守之位,穩定弘農的局勢。”
伏黯連連點頭,贊同劉秀的話。
劉秀問道:“光祿勳以為,派何人前去最為合適?”
伏黯垂首,陷入沉思。
目前,己方能征慣戰的將領都在外征戰,細數留在洛陽的大臣,伏黯想了一圈,眼睛突的一亮,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驃騎大將軍最為合適。”
驃騎大將軍,那就是景丹。聽伏黯推薦景丹,劉秀心中也頓是一動,而後他又搖搖頭,說道:“不妥!最近這段時間,孫卿身體有恙,不適合離家出遠門!”何況,這位新上任的弘農太守,到了弘農之後,是要領兵和赤眉軍主力作戰的,而目前景丹的身體狀況,似乎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