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番客套後,這才分賓主坐下,國淵殷勤地給大家倒茶。
華歆微笑地看著莊少遊,說道:“不知將軍下一步有何打算?”
莊少遊一聽很是高興,這算是謀士拜新主急著表現啊!
呵呵,太好了,總算有個人幫自己出謀劃策了,能省不少的腦細胞。
“下一步打算嘛,自然是發展沓氐縣,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是練兵;
第二是內政,今年內要使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實食,老弱婦孺有所養,決不餓死一個人!
第三則是發展商業,如今沓氐一直沒有財政收入,所以趕緊找到生財之道才是當務之急。”
華歆讚許地點點頭:“將軍所言不錯,也很全面,但是還有些欠缺。發展是需要穩定的環境,據聞五月初烏桓就已經從幽州退兵,公孫度如今已有空閒,很有可能發兵南下沓氐;
關於發展的問題,屬下卻是不太擅長,不過仍然有個建議,我聽聞將軍派人在遼東樂浪附近宣傳沓氐新政,吸引人口前來,既然如此,將軍為何不派船往青州和冀州去一趟?
那裡因戰亂致使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只要將軍有足夠的糧食,定然可以吸引無數的人來,再加上本就有許多百姓打算來遼東,只是畏懼途的風險,若有將軍那在渤海天塹如履平地的大船,安全上沒了問題,自然是一呼百應。”
“妙!果然是個好主意,只是如何應付公孫度南下,先生可有良策?”
“緩兵之計!”
“哦?願聞其詳!”
“此次烏桓犯幽州,整個幽州遭難,遼東郡也是受損嚴重,遼河平原上的春耕進行不順利,襄平城裡可不是公孫度一家獨大,各種頑固勢力盤根錯節。
另外,與烏桓一戰雖然取勝,但公孫度嫡系部隊損失嚴重,加上東面的高句麗遲遲不肯從樂浪撤軍,公孫度自身承受壓力極大。
因此,屬下願往襄平做一說客,說服那公孫度與將軍和睦!”
“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我剛得先生相助,還未有任何舉措,若是談判不成公孫度將先生扣留,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將軍放心,山人自有妙計!”
“既然先生心有數,那我就在這裡靜候佳音了!”
轉眼間時間進入月,天氣漸漸地炎熱起來,不夠遼南地區海風夜吹,還算涼快,墨眉自上次的事後就跑去大黑山的墨家躲了起來,再也不肯出來。
莊少遊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總不能跑到墨家那裡辦了她吧?
月上旬末,華歆抵達襄平城,沒有先見公孫度,二是先去拜訪了好友管寧和邴原。
次日,襄平城郡守府
公孫度獨自坐在上首,下面是管寧、邴原和華歆三人,公孫康和公孫恭都不在。
眾人分賓主坐定後,公孫度最先開口:
“管先生和邴先生今日來此所為何事?”
管寧邴原二人微笑不語,華歆卻是先開口:“郡守大人,在下華魚,單名一個歆字,此來是作為沓氐使者而來!”
公孫度一聽沓氐頓時有些吃驚:“原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華魚先生,久仰久仰!只是華先生為何會代表沓氐來此出使?”
華歆微微一笑:“在下已經投奔沓氐莊將軍,自然可以做沓氐的使者!”
公孫度心凜然,這個沓氐縣還真是能折騰,去年滅了常勝的兩千兵馬,又嚇跑了周,佔了縣城。
本以為今年會消停些,結果四月份的高句麗入侵,這沓氐竟然能兩次擊敗高句麗,聽說連高句麗王爺都抓住了!
如今這華先生都投靠了他,莊少遊此人到底什麼來路?怎麼會突然就冒出來?而且還是在我遼東之地?
華歆見公孫度神情嚴肅,沒有出聲,接著說道:“在下此來是代表沓氐縣的莊將軍與公孫將軍議和!”
公孫度一聽,頓時有些惱怒,不悅地說道:“華先生此言差矣!那莊少遊乃亂臣賊,人人得而誅之!我乃大漢遼東太守,討伐叛逆是我的本分!哪有議和的道理?”
公孫度雖然這樣說得大義凜然,主要還是想試探沓氐的虛實,畢竟能兩次大破高句麗的人肯定不是善茬
雖說高句麗在公孫度手上吃了好幾次癟,但那是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而這莊少遊卻是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兩卻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