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良醫 > 第五百六十四章:你倒是說啊

第五百六十四章:你倒是說啊 (第1/2頁)

推薦閱讀: 三國之太極演義

朱筠墨想了一下,微微搖頭,他當時沒在意這些,畢竟是等待通傳心裡光去高興了。

“什麼話,我並未在意?”

周恆就知道朱筠墨當時沒注意聽,因為保和殿上氣氛有些怪異,聲音雖然不大,但周恆當時聽得仔細。

“這個淨逸和尚說,他是從福建乘船去天竺求取真經的,學習了三年後回到大梁,一路設壇傳經直到京城,他的師傅是原寶華寺的主持,並且他師傅是虛雲大師的徒孫。

他當時選擇去天竺求取真經,也是效仿虛雲大師,六十多年前徒步西行取經的盛名,畢竟那是幾十年前的事,再者虛雲大師已經毫無蹤跡,也不知當時帶回來的經書到底流落到哪兒。”

朱筠墨一怔,“你等等,虛雲大師不是我們在大同見過了?怎麼叫毫無蹤跡?”

“寧王曾經說過,法華寺是虛雲大師二十年前所建,所有的經書也都存放在那裡,只是世人並不知曉,他應該是隱世而居,至於這樣的徒孫孫,怎麼能知曉虛雲大師的行蹤?”

朱三福聽懂了,似乎明白了什麼,不斷點頭,朱筠墨有些氣惱,畢竟他沒反應過來,朝著朱三福瞪了一眼。

“你點什麼頭,難道你知曉原由了?”

朱三福趕緊笑著抱拳,“不一定猜得準,不過這個虛雲大師一定是不貪圖虛名之人,再者我大梁自古是道教盛行,佛教雖然一直存在並未達到鼎盛,畢竟皇帝也喜歡吃仙丹希望得到永生。

而佛教所推崇的,並非是適於統治的觀念,所求的是度化蒼生,慈悲為懷,悲憫之心,這些對於百姓或許更為適用,所以虛雲大師也沒有去歪曲解釋那些經書,只是度化有緣人,救助能救助的蒼生,不知是不是這個意思。”

周恆點點頭,沒想到朱三福竟然瞭解甚深,儒釋道被稱為三大教,將儒放在前面,並不是儒家思想多麼道法高深,不過是所有讀書人從被教化就開始學習的東西,這是利於統治者統治的思想。

儒家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將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

大梁有儒家有儒生,所講的內容雖有差異也大致相同,剩下最為鼎盛的就是道教,畢竟大梁的歷任皇帝都有自己的道號,並且都服食仙丹,所以大梁的皇帝並未有什麼長壽的。

虛雲大師一定也是基於這個想法,並未將千辛萬苦求取回來的經書進行改良和宣揚,想來他並不希望佛教被政治化,所以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不然他的徒子徒孫們,怎麼會不知道這些真經的存放地點?

“說得不錯,雖然沒有聽他講經,不過能從福建一落地就開始設壇講經,自然是有吸引人的地方,如若只是普度眾生,怎會引起朝廷的重視,再者選擇海路取經,這是需要花費巨資的。”

說到這裡,周恆頓住,朱筠墨知道他一定想到什麼關鍵,稍微一琢磨,也瞪大了眼睛。

“福建?難道是聞家老三,這一切都是聞家老三操控的?”

周恆眯起眼,福建的海運無論是明面的還是暗地裡的,這福建都佔大頭,畢竟有瓷器和茶葉貿易。

“他只是說搭船去的天竺,並未說是什麼船,不過如若是福建布政使聞昌明從中協調,即便是單獨載著他往返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在天竺究竟如何,並無人知曉詳情。”

朱筠墨看向朱三福。

“既然周恆說了,那就趕緊派人去查,聞昌晉是否跟這個淨逸和尚有接觸,還有派人傳訊息去福建,楊偉俊不是去了,就讓他打聽一下,聞昌明是否自助過這個淨逸和尚,如若真的是三年前,這線放的夠長遠的。”

周恆眯起眼,三年前這個淨逸和尚還是默默無聞的一個小和尚,如何能說動聞昌明或者聞昌晉為他出資,恐怕要見到這二人都不容易。

如若是這樣的話,那麼是不是說明,這個淨逸和尚和聞家早就有淵源,繼而得到了照拂?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