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祁旻來到實驗室,上午一直在跟做食蟹猴課題組的公司聯絡實驗的事兒,中午跟王馨、陳林友拼了外賣。而外賣一吃完,這倆人就急急忙忙去趕他們的實驗了,祁旻來到她好久都沒用過的辦公室等著那個四年級本科生來。
到了約好的時間兩點,這個叫柏嶸的大四學生果然來了。要說這個小夥子看起來也挺有個性,大冬天就穿著棒球衫和牛仔褲,頭髮燙了卷兒,卻像是幾個月沒理髮似的留得過長,而顯得有些凌亂。
祁旻讓他坐下,而後先問了一下他的基本情況。
生物系,大四,這都是已知的資訊。中技大學理科的本科階段沒有細分專業,不過他之前修過的課都是偏細胞分子的,生物資訊學方面瞭解不是很多。
祁旻問道:“那你為什麼想要到生物資訊學實驗室做畢業設計?”
這個叫柏嶸的小夥子回答道:“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計算機方面的技術。”
&nputer Science)?”祁旻隨口猜測道。
小夥子遲疑了一下,但還是點了點頭。
學生物的想轉CS,很常見也無可厚非,畢竟生物這專業真的是耗精力又不賺錢。祁旻對此倒沒什麼別的看法,只是說道:“轉CS有什麼要求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只修過C語言這門必修課,現在想轉CS是不是有點兒困難?”
柏嶸遲疑了一下兒,還是說道:“我想先接觸一下生物資訊學這方面……就是嘗試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得了CS相關的研究。”
祁旻考慮了一下,他雖然是想做幹實驗,但她這課題的幹實驗是核心部分,還真不能放手給別人做。而除了核心部分的幹實驗,剩下的溼實驗王馨、陳林友那邊兒做EPS細胞的人手已經夠了,動物實驗他也沒學過,同樣不好給他安排。
所以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帶這個小夥子跑跑“雨雲”計算中心吧。
祁旻說道:“嗯……是這樣,現在我們課題組的資訊學實驗部分比較複雜,不太可能在短期教會你怎麼做。但是我們跟中科院‘雨雲’計算中心的周曉姍研究員有合作,需要有人跟那邊兒聯絡。最近我在做這個事情,你可以先跟著我去幾次看一看。在咱們學校生物資訊學這塊兒還比較弱,但是‘雨雲’中心有很多這方面的專案。我覺得你去了解一下或許會有幫助。”
祁旻說得很在理,而且她作為PI安排做畢設的本科生幹活兒也算職權之內。柏嶸大概也覺得跟著老師跑專案不算難,水水就過去了還能長見識,於是也答應了。
這事兒一拍即合,祁旻加了柏嶸的微信,把他拉到實驗室的群組裡,而後就讓他回去了。
——
第二天下午,雲南那邊兒公司的人先來北京,到“雨雲”計算中心踩點兒。祁旻召喚了她的新本科生柏嶸,而後就帶著這個大四的小夥子出校門去坐了地鐵。
從實驗室出來,騎自己的腳踏車到校門口,然後再換共享單車騎到地鐵站,光是這個過程就花了十多分鐘。
下到地鐵站裡,祁旻正要進站,柏嶸才說他沒有公交卡。
祁旻不太能夠理解:“你怎麼會沒有公交卡呢?”
像中技大學這樣沒什麼名氣的學校,本科一般也不會有多少外地學生報考,而柏嶸也是本地人。本地的學生沒有本地的公交卡,這是祁旻完全沒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