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恨歌與碧語驚豔一戰,轟動臨陽城。城內不乏修真高手,暗暗稱奇,有的甚至以為這一戰不差當年劍神劍聖那一戰。當然,若論境界,兩人肯定比不上劍神劍聖,但是他們才多大?
兩人凌空而立,仍未分勝負。一陣笑聲傳來,一白髮老者突然出現在兩人中間。居然是老李頭,白髮飛舞,衣帶翻飛,好不瀟灑。碧語見了他,朝他一拜,口稱師傅。蘇恨歌一拍腦袋,老李頭居然就是劍聖,李太一。
“拜見劍聖前輩。”蘇恨歌也恭敬一拜。
“都是酒友了,不必客氣。”李太一揮了揮手。
天很藍,一朵雲也沒有,只有陽光耀眼。李太一揹著手,望向天空,忽然,只見陽光中出現一道更耀眼的光,一把劍破光而出。
“李太一,飛劍來祝。”雲層中傳來聲音。
李太一不屑一笑,輕輕一抖,手中長劍便飛了出去,迎向空中來劍。兩把劍呼嘯而去,如兩條巨龍相遇,氣勢磅礴。兩道耀眼的劍光竟然蓋過了太陽的光芒,兩把劍纏鬥了幾十招,都想做最耀眼的存在。
蘇恨歌看傻了,劍還能到如此境地。剛剛那個聲音難道是劍神?他不是在東海嗎?他能千里御劍?那聲音是怎麼傳來的?劍神,真是神仙了?
轟隆,晴天一聲霹靂。兩把劍剎那分開,似乎很不服氣,都在空中盤旋一圈。李太一的劍飛回劍鞘,而那把劍也瞬間消失在空中。
“早晚把你們打下來。”李太一朝天空冷冷自語。
李太一閃身飛到天一閣頂樓,抄起酒罈朝蘇恨歌招招手。蘇恨歌與碧語也飛回頂樓,碧語站在李太一身後,冰冷不語。
“師師姑娘琴藝妙覺,可否過來喝一杯?”李太一朝李師師優雅舉杯。
“老頭,你不會想跟我搶姑娘吧。”趙光易趕緊起身,去把李師師扶了過來。
“老夫只是想和懂琴的人聊聊琴而已,你這個粗野匹夫懂個屁。”李太一一飲而盡,“趙老二,我同意你進劍閣,但是不入劍閣門下,劍閣秘籍隨便你翻。”
“真的?老頭你可不要反悔。”趙光易說著又搖了搖頭,“不對,老頭你有什麼條件吧?”
“呵呵,這個條件對你來說,簡單。就是每年給我劍閣二十萬兩銀子。”李太一呵呵一笑。
“老頭,你敲詐完我哥,又來敲詐我。”趙光易恨恨來回走,而後停下,“二十萬兩就二十萬兩。”
趙光易坐下猛喝幾口酒,心痛自己的銀子,其實秦王府收入也不多。李太一不緊不慢的又喝了一口酒,心情大好,看著一旁有些出神的蘇恨歌。
“蘇恨歌,你可願意拜入我門下?”李太一終於開口,他琢磨著怎麼說服李太一入劍閣,這麼好的苗子他可不想放過。可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交往,他覺得蘇恨歌對劍道有自己的理解,恐怕不會加入任何門派。
“拜見師傅。”蘇恨歌聽了,果斷跪下,深深一拜。
“你倒是果斷。”李太一想好的理由,一句也沒說出來。他起身,扶起蘇恨歌,“好,這就算入門了。我李太一一生都不喜歡麻煩,拜師禮那一套就都免了。來,她叫碧語,就是你師姐了。”
“見過師姐。”蘇恨歌朝碧語施禮。碧語只是點了點頭,多出一個師弟對於她來說,波瀾不驚。
蘇恨歌卻小鹿亂撞,他曾經聽葉蘇講過一個故事,叫《神鵰俠侶》。書裡的小龍女那就是蘇恨歌的女神呀,而碧語跟那書中的小龍女幾乎一樣。這就是他果斷拜師的原因,李太一要知道是這個原因,估計有引狼入室之感。
蘇恨歌入了劍閣,和碧語住在同一個院子。每天清晨,他會去廚房取來早餐,等著和碧語一起練劍。碧語平時沒有多餘的言語,但是在劍道上話語總歸要多些,蘇恨歌就多和她討論劍道。
幸福的日子來了,蘇恨歌從來沒有這麼積極練劍過。一晃又一個月過去了,在李太一高屋建瓴的指導下,在每天與碧語對練中,蘇恨歌劍道大漲。
這一日,趙光易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西秦魔神軍再一次攻破了天御關,並且連破十幾城,更是攻破了韋天睿把守的汝陽城。據說汝陽城一戰,北涼背嵬軍全軍覆沒,主帥韋天睿下落不明。
趙光易的情報極其詳細,魔神軍跟上次不一樣了,之前魔神軍戰力極強,但是隻能持續一段時間,如能堅持扛過那段時間,魔神軍就會變得連普通士兵都不如。但這次不是了,據說這次的魔神軍,在身受重傷或者力竭的時候,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體型會變大,如一頭棕熊般大,面目變得猙獰如野獸。變身後的魔神軍,更加強大和奢殺。北涼人稱他們為半獸人,因為他們不僅樣貌大改,而且沒了人性。如今的西秦,半獸人軍隊越來越多了。
“果真是魔呀。”李太一喃喃自語。
魔神軍攻破汝陽城後,不僅殺了三萬降兵,還做了滅絕人性的事,屠了整個汝陽城,包括婦女和兒童。數萬人的屍體,築成的京觀,似乎要一舉擊破北涼的人心。
但是實際上反而增強了北涼人誓死決戰的鬥志,這個尚武的民族空前團結,男人們爭先恐後加入軍隊,趕往前線。原因很簡單,惡魔來了,為了家鄉的父母和妻兒,就算死,也要拖住惡魔的腳步。
不畏死,北涼男兒用自己的熱血之軀,堵在魔神軍前進的道路上。要從這裡過,從我屍體上踩過去。死並不可怕,就算死也要捅你幾刀,如此北涼,終是拖住了西秦進攻的步伐。同時,北涼派遣使者向各國求助。
北涼使者已經到了南晉,南晉朝堂爭論一天了,該不該出兵。最後南晉皇帝一言而決,出兵助北涼。
“若魔神軍攻陷了軍事實力最強的北涼,有了北涼這樣的大後方,東海和南晉都無法抵擋。”南晉皇帝勸說群臣,“況且,如此兇殘的軍隊,已經不是人,那是天下之敵。我堂堂南晉,怎能作壁上觀。”
魔,天下共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