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安排下,已經有導演接下《仙劍》這部劇。
導演名叫張倡意,據說是業內知名導演,曾經拍攝過數部火劇,經驗豐富。
製片人是天娛的領導,叫做魏傳,他負責統籌整部劇的進展。
包括融資、預算、聯絡演員……
張倡意就是他請來的導演。
在張倡意手下,有相應的劇組班子,剩下的人則是由魏傳從外擴招。
原本魏傳找的第一位導演不是他,但先前找的那幾位導演、並沒有拍攝仙俠劇的經驗。
後來在他好友的推薦下,這才找上了不算熟悉的張倡意。
張倡意幾乎是一眼就相中了。
同時對《仙劍》的劇本非常看重,尤其是對切分鏡頭劃分,更是稱讚不已。
後來得知編劇的身份是方宇、是那個歌手方宇時,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方宇的主角身份是內定,這一點提前交代過。
受到過質疑,不過問題不大。
這跟圈內的潛規則有關,誰讓方宇是天娛力捧的藝人。
劇組能組建起來,根源在於方宇。
沒有方宇、就沒有拍《仙劍》這部劇的必要、更不會出現這部劇。
所以方宇擔任劇中男主,導演張倡意對此沒有異議。
“仙劍”劇本可是由方宇創作的。
在他的認知中,既然是方宇創作的,天同時認為自己能擔任主演,那必定是有十足的把握。
演技什麼的可以琢磨,氣質方面,應該更有把握。
至於劇中演員的話,按照導演跟製片人的打算,會優先從天娛和其他融資公司裡招。
魏傳可是拉來大大小小五六家公司融資,平攤風險,每家公司都有推薦自家藝人的資格。
無論是推出新人、或者是推薦老戲骨、只要他們的演技形象過關就行。
投資人、製片人等人都擁有推薦權,當然,最後拍板的是導演。
除了內定的男主,最後推薦的新人、老戲骨、能不能成供入選,得看張倡意。
為了拿捏清楚劇中人物,張倡意花了幾天時間、把劇本讀了個通透。
以他多年拍攝電視劇的經驗,加上系統劇本中的具體描述,他對《仙劍》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跟定義。
挑選演員,就得按照這個標準走。
……
講道理,方宇看好這部劇,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熟知《仙劍》的人都清楚,這個IP火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