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哥果真是棒棒噠,拿到月銷量冠軍了!”
“不得不說,《鴻鵠志》是真好聽,沒買的朋友、真的值得買回家聽聽的~”
“隱隱間嗅到中國風音樂要崛起的節奏……大讚宇哥~大讚國風音樂!”
“我可能是個魔鬼,我就覺得《琵琶行》特別好聽,尤其是宇哥變音後的那一段……”
“同樓上!!”
“樓上+1”
“講道理,好聽歸好聽,想要學著唱太難了,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清明雨上》和《廬州月》,古風意味很濃~”
“《鴻鵠志》算是很良心的了,不買來收藏真的是可惜了,我買了好多,存著……然後尋思著當成紀念版留著!”
“話說,按照規矩,今天應該要登入各大音樂平臺了吧?”
“是的是的,你不說我都給忘了,趕緊下載!!”
……
隨著《鴻鵠志》拿到六月銷量冠軍的資訊釋出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的討論。
每個月月初,在娛圈以及其他社交平臺,都會有類似的資料包道。
不光是唱片銷量,還有電視劇收視率、電影票房、諸如此類。
這樣的資料統計表格,都會有專業的人士對此進行統計,然後在月初公佈出來。
倒不是他們喜歡喜歡做好人好事。
這應該算是他們的業務,透過新聞資訊資料的蒐集和公佈,可以換去點選和流量,同時能提升他們擁護的知名度。
一個要準確資訊,一個要流量。
這類公佈各大資料的資訊、只要稍微有點意思的,都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所以,不出意料的,方宇再次在娛圈裡掀起了熱度。
說真的,不少眼紅他的人表示都快要氣死了。
有句話怎麼說的,人比人,氣死人。
他們費勁了心思,絞盡了腦汁,各種製作話題、炒熱度,堪堪能上熱搜,熱搜榜的門檻都沒摸到。
你看方宇,天天上熱搜,動不動就上熱搜榜。
簡單上了個採訪性質的節目,啪地一下就等上了熱搜榜第九。
釋出新專輯了,啪,直接登上了熱搜榜的前三名。
然後準備開拍新劇了,開鏡儀式剛結束,呼啦一下,立馬在熱搜榜上登頂。
不光是順利登頂,而且那些天的熱搜榜單名目上、除了關於方宇自己那條,還有兩三個話題是跟他相關。
六月份以來、從月初到月末,基本上就沒有從娛圈熱搜上下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