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想一下。
節目中。
主持人跟嘉賓相談甚歡。
然後聊著聊著。
嘴裡突然冒出兩句廣告詞。
到時候,別說觀眾了,估計連嘉賓都會懵逼。
廣告植入的太突兀,對節目效果影響很大。
……
總不能為了廣告植入,完全不管節目吧……
要是那樣,李沁肯定第一個不同意。
這是她的心血。
她允許有廣告植入,但她絕對不願意用這種方法。
甚至完全破壞了節目應有的意義。
……
按理說,一個不能為電視臺創造利益的節目,是很難長存的。
電視臺之所以製作各種各樣的節目,花費人力物力。
說到底。
是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
收視率、投資、名氣……
除了這三個,其他的在電視臺看來,全是虛的。
……
講道理,按照這種邏輯,“新星訪談”這檔節目,早該切了。
讓出黃金時間段。
給其他節目。
那些節目逼格不如“新星訪談”,但肯定能賺更多的錢。
……
可新星訪談的收視率非常高。
一旦停止錄製這檔節目,必定會損失一大批觀眾。
甚至會造成京都衛視的收視率劇減。
這是臺領導絕對不能忍受的。
……
別的問題還可以酌情考慮,但收視率這個東西,是電視臺最最根本的東西。
倘若沒有觀眾基礎的話,廣告合作商甚至都不會考慮電視臺的節目。
……
正因為有李沁的堅持,臺領導才暫時放棄將這檔節目轉為商業化。
最後用來積累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