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都已經一窮二白,身無分文了,身上突然多了筆鉅款。
這種落差感,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好在方宇的心態保持的不錯。
不光是上熱搜,還是處理事務,又或者現在系統裡的負面情緒值爆量。
在陶蘭的幫助下,劉雅婷開始篩選報社跟雜誌社。
這屬於運營,合作共贏。
藝人需要曝光,報社、雜誌社需要話題。
選擇哪幾家是需要考究的。
在陶蘭的見一下,選擇了其中比較優秀、銷量較大、口碑較好、跟公司關係不錯的幾家,輪流採訪。
最後一個要求是最關鍵的。
說是專訪,其實就是擠出部分時間,記者跟藝人對一對臺詞而已。
記者在採訪期間要詢問的問題,基本上都已經提前說明過了。
被採訪的物件早有腹稿。
應對記者採訪時才會對答如流,胸有成竹。
這其中的彎彎道道,不足為外人道。
……
花了兩天時間,接待了這批記者。
不過劉雅婷告訴她,隨著話題熱度的下降,這些記者們採訪釋出的新聞專題,可能激不起什麼浪花。
畢竟就方宇這件事,之所以會上熱搜,主要是由於有眾多大v聯手轉發。
像這些娛圈上的大v名人,本來就是靠轉發新鮮話題來吃飯。
正是靠這種運營方式,在大眾面前曝光。
博取更多的眼球。
但他們又不可能像明星那樣,以自身形象,在電視電影的螢幕上出現,所以娛圈是個很好的載體。
這是他們的盈利方式,自成一套體系。
他們需要不停地用新聞,或者能吸引粉絲注意的風向,來維持他們的人氣。
隨著他們的最新資訊切換,方宇的相關事件被掩蓋了過去。
總不能不吃飯,就將那一條資訊置頂吧?
至於民眾們會關注議論,不過是在湊熱鬧罷了。
要說有多喜歡方宇。
倒也不至於。
果不其然,有關方宇的這件社會事件,熱度僅僅維持了短短一天時間,便被新爆出的娛樂新聞擠了下去。
這很正常。
在娛樂圈這種環境中,明星的熱度,永遠不可能持久的。
除了方宇之外,原本同排在熱搜榜上前十名,直接沒了大半,換成了新的資訊。
果然,這些吃瓜群眾心情變化莫測,一天一個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