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自顧自地開始思考問題。
最近兩天應該會忙一點,需要錄製節目,錄製完節目後,好像就沒什麼通告了。
至少暫時沒有。
劉雅婷已經將最近的行程表告知過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任務的話,應該就是他的第一張專輯。
根據他簽下的合同裡有過描述。
公司每年會給他安排兩張專輯進行發行。
安排兩張專輯的意思,不是讓方宇一個人寫齊十二首歌。
當然,如果對有自信的話,同樣可以自己操筆寫。
大部分歌手沒這本事,還是要靠公司幫忙安排。
或公司收購、或找專業的創作人幫寫。
再或者,就是自行尋找鐘意的歌曲。
歌曲肯定不能隨便選,得適合藝人演唱才行。
等蒐集滿十首到十二首後,再整合在一起,放入個人專輯中,統一發行。
……
這便是製作專輯的大概狀況。
說起來容易,其實實施起來難度挺大的。
就比如歌曲的收集難度。
好歌難求。
在任何世界中都是這個樣子。
哪怕是找知名詞曲人創作,他們的潤筆費用可不低。
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少敷衍了事,以次充好。
從而他們的歌曲產量很低,還不一定每首歌都能大紅大紫。
普通不知名歌手中,倒是有非常多作品可以挑選。
但他們的創作水準的確參差不齊、不敢恭維。
大型娛樂公司中,有部門中有專門負責在網上搜集的人員,從海量的原創歌曲中尋找合適的原創歌曲。
如果覺得合適,可以上報。
經領導審批同意後,就可以跟原創作者接觸,嘗試買下該歌曲的版權。
版權歸於公司,之後再分配給公司裡有即將發售專輯的藝人。
……
然而天娛公司中明星無數。
很多定位成歌手的藝人,很早之前就在排隊,等待公司給他們分配專輯適用歌曲。
即便方宇是天娛傳媒今年的重點培養物件,也不可能傾盡資源給他。
不過這些在方宇看來,都是小問題。
方宇表示,有系統黑科技、加上他自身能力,根本不需要公司收購或者幫寫。
區區十二首歌?
他一個人就能搞定。
別的不說,光他腦海裡就存有三四十首完整歌曲。
從輪廓到細節,包括樂譜在內,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