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假,童安路邀請了聶茂到自己家裡來,做頓好吃的,飲幾杯酒。他們這些招募來的人,跟拉縴廂軍不一樣,正式做工之前,不算鐵監的人。住在一起,沒有單獨的住處,而且不許帶家眷。按鐵監的說法,如果學得不好,幾個月之後沒有一技之長,就會遣散回鄉。
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招募來的都是讀書認字的,學的東西比廂軍深,將來的地位比廂軍高,不是技術人員就是管理人員。但一切都是沙灘上的房子,自己不爭氣,隨時會失掉飯碗。廂軍學不好,只要不犯錯,飯碗總是在的,無非是出力多工錢少罷了,這些人可沒有這個機會。
今天格外熱鬧,看著旁邊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童安路輕嘆了口氣,走到連阿爹家裡。
連阿爹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十二歲,小兒子五歲,還有一個女兒八歲。童安路進來的時候,三人正在院子裡,蹲著圍在父親身邊,看父親在那裡拔雞毛。家裡人多,連阿爹一家的生活條件可沒有童安路那樣寬裕。來了半個月了,今天是第一次買肉吃,幾個孩子興奮無比。
見到童安路進來,三個孩子一起圍上來,問東問西。
連阿爹站起身來,擦了擦手,笑著問道:“今日無事,兄弟沒有出去逛一逛?”
童安路道:“與我一起的聶茂是河南府人,家離得太遠,今日請了來,一起飲杯酒。”
連阿爹道:“好,好,正該如此。以後大家一起做事,要互相幫扶。”
童安路把手中的半隻烤鴨交給連家大兒子,道:“大郎,這是半隻烤鴨,極是酥香可口。你拿到屋裡交給媽媽,切了給你們吃。”
三個孩子一聲歡呼,一邊向童安路道謝,一邊拿了烤鴨,飛跑著進了房裡。
連阿爹道:“怎麼讓你破費?我家裡也買了一隻雞,正宰殺了,準備煮呢。”
童安路道:“不算什麼。我們近鄰,平日裡多承阿爹和嫂嫂照顧,此事也是應該。”
不一刻,幾個孩子搬了兩個凳子出來,童安路和連阿爹坐了,在院子裡說些閒話。
說了幾句今日的見聞,童安路道:“我聽人說,鐵監裡找了些活計,要讓我們這些人的家眷做。不知嫂嫂得了這訊息麼?做些事,賺錢貼補家用也好。”
連阿爹道:“聽說了。我渾家正跟幾個婆娘一起,跟人學著做糕點。聽說鐵監有意,採買了糧食香油和糖,讓她們做成糕點果子,賣到兩京去呢。要是他有活做,兩人賺錢,日子便就寬鬆了。我還聽鐵監裡的人講,等到冬天,我們這裡要建學。那時讓我家大郎去進學,可別再像我一樣了。現在鐵監裡,能讀書認字的人,眼看就比別人的前途好。進了學,不說將來考進士,就是在鐵監裡也是好事。”
童安路道:“是啊,以前不覺得,看別人讀書,只覺得中不了進士終歸無用。現在可不同,能比別人學得好,做事就輕鬆,就有更多的工錢,可馬虎不得。”
聊了一會閒話,看天時不早,童安路起身告辭。聶茂在家裡煮肉,看他笨手笨腳的樣子,也不知道會煮成什麼樣。不說多好吃,總得把肉煮熟了,不浪費了才好。
正要出門,連大郎從裡面跑出來,手中提了一尾魚交給童安路:“哥哥慢走,我今日跟別人一起到河裡釣了幾尾魚,你拿了回去吃。”
童安路大笑:“我一個人在家裡,連肉都煮不熟,你給我魚有什麼用?我拿回去,不會收拾,不知如何下鍋,不是白浪費了!今日河南岸,我買了些炸好的魚,你的好意心領了!”
說完,把魚交還連大郎,童安路出了連家的門。
魚可比肉難做多了,童安路和聶茂兩人到河南岸逛的時候,根本就沒敢起自己做的心思。恰好有賣炸魚的,便買了一些喝酒。兩個沒做過飯的人,能把肉煮熟就不錯,還敢去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