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已經品嚐到權利滋味兒的我不願意在這般苟延殘喘的活下去了,你王靈武有平定天下之志我傅青主又何曾沒有。
成王敗寇,輸了便輸的乾脆利落一點!”
看著一副斬釘截鐵模樣的傅青主,王禹知道這位故友是真的心存死志了,雖然心中覺得可惜,但王禹卻並未再勸下去,對於一個一心求死的人來說,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下去。
“也罷,青竹你有你的想法我也沒必要強行將自己的意志凌駕在你的頭上。允我一件事,待到三日後你那來來女婿理順了京都在自行了斷吧!我可保證你的兩個女兒嫁人之後不會受到任何委屈。”
對於王禹提出的交易,傅青主思慮片刻後點頭應下了。
一對女兒是他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而今王南容肯給出承諾,晚死幾日又何妨!
見過傅青主與未來的孫媳婦之一以後,王禹便轉身離去。
雖然鎮北軍已經對接收領地以後該有做哪些事情熟練無比,但有些事終究還是要他這個頭兒做出決斷過目用印的。
譬如改朝換代定下國號,譬如稱王所用尊號之事,再譬如設立世子之事,林林總總,拿下北境以後還是有很多事需要他處理的。
因為領地內教育體制的改革已經完成,有著人口與人才雙重紅利的鎮北軍對於北境的接手速度遠超所有人想象。
短短一個月時間,鎮北軍便已經在北境建立了鄉鎮政權,儘管未曾如舊土上那般政權入村莊,但也驚掉一批人的眼球了。
有了能夠直達鄉鎮的政權,關內的北境大地並未錯過秋收,今年的秋收收成並不算好但也不差,能吃飽肚子,北境內基數最大的百姓才不問當今天下是誰坐在京都之內稱孤道寡。
平穩的度過這一年以後,鎮北軍已然在北境大地上站穩了腳跟。
有了屬於自己的根基,不用顧慮太多以後,當初在幽、並,在漠南、漠北,在遼東、遼西等地推廣執行的各種改革陸續開始在北境大地上你翻唱罷我登場。
只不過,相比較在舊地之時的勢必親躬,王禹逐步將權力下放給已經成家立業的便宜孫兒,有前車之鑑作為依照,便宜孫子王宇依葫蘆畫瓢之下並未出現什麼大過錯。
僅僅只用了三年,前些年飽受軍閥混戰之苦的北境大地便恢復了元氣,並且在地利的加持下,以一種飛快地速度追趕著塞外六領。
有了北境的廣袤領土與百姓加入,鎮北軍的各項發展再次步入了快車道。
思維火花的碰撞下,本就撒了歡跑的符陣之道又有了新的收穫。
在王禹自己都未曾發覺的情況下,‘符陣’這一他提出來的技術步入了二點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