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幽、並二州掌控草原大漠的王禹,可以淡然的笑看世間雲起雲落,但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卻沒這個底氣了。
幼帝還未改元之時,這天下就已經出現了一十八路明打著旗號的反王了。
餘下那些未束反旗卻不受大周管控的勢力就更加多如牛毛了。
大周皇室實際控制的領地一縮再縮,到了改元正朔那一天,僅還剩下帝都附近的關中還在周室的掌控之下。
雁門,靈武侯府。
一行自京都而來的車隊駐足在門前。
此一行人乃是自京都前來傳旨於王禹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念著念著,手捧聖旨的大太監漸漸沒了聲響。
看著眼前不奉香案、不沐浴更衣、不跪拜行禮,安然端坐在大堂之上的王禹,前來宣旨的大太監很不適應。
頂著面前那大太監如看詭異的目光,王禹也沒心思聽這太監繼續宣讀下去,都到撕破臉這份上了還裝什麼良善呢。
“阿宇去將聖旨拿過來吧!拿到聖旨以後你可自行先看,然後告訴爺爺有何感想。”將任務吩咐給逐漸開始跟在身前學著處理事情的便宜孫子王宇後,王禹繼續老神在在的喝喝茶打磨打磨體內的血氣。
歷時近一載光陰後,幽、並二州以及草原大漠的種種事情基本上都已經上了正軌,在以諸葛臥龍為首的文臣輔佐處理下,真正需要王禹拿捏的事情已經不多了。
故而,現在的他他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用以打磨體內的血氣推演心意拳。
在率領麾下將校兵卒群策群力吸納了草原上各個修行方式的精銳以後,王禹還真就收穫不小。
雖然未能直接破境至武聖境卻也摸到了武聖境的邊,只待功法打磨成熟再無後患,王禹便準備嘗試著破境。
收到王禹指示的便宜孫子王宇依言上前,自手捧聖旨的大太監手中拿下聖旨獨自瀏覽起來。
失了本職工作的大太監也沒被留在大堂徒生尷尬,侯府中自有管事將其帶下去休息。
迅速看過一遍聖旨以後,已經初有風度的王宇沉思片刻後這才向王禹陳述自己的想法:“爺爺,京都送來的這封聖旨主要說了兩件事。
一是冊封爺爺為閩國公,加太子太師,總領關外一切諸事宜。
二是希望爺爺你能領兵左擊涼州右下冀州,掃蕩這二州的叛軍諸侯。”
“有點意思,這亂成一鍋粥的周室還真有點昔日?宇兒對於這兩件事你是怎麼看的?”稍一思慮王禹便笑了起來,不過笑歸笑,王禹卻沒忘記自己的初衷。
“爺爺,我認為這兩件事我鎮北軍不應接受。”面對王禹的考驗已經有了自己考量的王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便宜孫子王宇的回答王禹搖了搖頭卻並未直接說出理由:“闡述一下你的想法,我看看是否有可取之處。”
見王禹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視王禹這個爺爺為神明的王宇有些黯然,但感受到來自王禹的鼓勵以後他又恢復常態:“爺爺,我幽、並二州本就苦寒,今年因為經略草原大漠已經掏空了您積攢了六年才攢下來的糧草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