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破龍城後隱匿北歸的這些日子裡,憑藉著在龍城掠奪到的一些珍寶輔助,他手下的安北騎實力又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此刻正處在破境的高峰期,沒必要讓關內的瑣事耽誤手底下這些將士們突破。
就在王禹於遼西郡外暫停歇腳之時,一場風暴席捲了草原,出人意料的是,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並沒有在草原上停下腳步,大周也被這場風暴捲了進來。
因為龍城被毀於一旦,匈奴三雄精心準備的陰山攻略還未開始就胎死腹中。
龍城在大草原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匈奴三雄他們若是不能在王禹離開草原之前,將之擒下,繼而在龍城遺址之上殺了祭天。
那麼,無論他們孿鞮氏在陰山關闕那兒打出什麼樣的戰果,都無法避免他們孿鞮氏在塞外種族心中地位的滑落。
作為一個主體族人兩百萬不到的遊牧民族,孿鞮氏能夠掌控草原數千萬牧民生死,靠的是孿鞮氏先輩們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在草原上打下的不敗聲望,龍城被毀或許不能打斷匈奴人的脊樑骨,但也絕對能夠將他們孿鞮氏拉下神壇。
而這,是所有匈奴貴族最不能容忍的事,因為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各路等待著他們孿鞮氏露出疲態的野心家。
所以,此刻的草原上各路騎兵縱橫交錯搜查著一切有可能容納王禹麾下這八百安北騎的地方。
匈奴人如此大的動靜,大周怎麼可能會一無所知,當王禹火燒龍城的事蹟傳入大周境內之時,整個大周立馬沸騰了起來。
匈奴人的王都居然被一個邊郡文官率兵攻破了,丟了多年的河套地區在這個文官的安排下,也被奪了回來。
這怕不是在說笑吧!!!
最開始得到這個訊息時,別說大週中樞了,就連知曉王禹一身本事高絕的王允都不相信那個五百年前跟自己是一家的安北將軍做成了這般驚天動地之舉。
可是,當各路情報匯聚於一堂之時,他們不信也得信了,確認了這個訊息的真實性以後,大週上上下下跟炸開了鍋一樣。
若非王禹當時尚且身在草原未曾照面,只怕各種讚譽與驚濤駭浪都要向其襲來,旬日之間,在仕人印象中本來只是清流一員的王禹,瞬間化作了世人眼中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頂級名仕。
在諸多同為清流的昔日朋黨鼓吹下,那怕王禹還未曾安全歸來,有關於他的封賞規格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周京都。
軍方排的進前十的將軍號——四鎮將軍中的鎮將軍,世襲徹侯——食邑靈武縣八千戶的靈武侯。
以及他的文官職位——幷州牧。
據傳,最後這個職位乃是國師普渡慈航為新晉的靈武侯向人皇求來的實務,為的就是不浪費靈武侯那一身治軍的本事。
在朝中沒人敢與匈奴人征戰的情況下,人皇考慮了數日後,同意了國師的舉薦,畢竟,王都龍城被燒燬後的匈奴人,可不是什麼善茬子,若是沒有人能為他這個大周人皇戍守邊關,那怕他身處京都也睡不安穩啊!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