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他能如傳說中的仙神一般,憑空飛渡御風駕雲,可在空中折轉如意。
那樣,憑藉著迅捷的速度,來襲的鬼將依舊沒有逃脫的可能。
所以,在理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後,王禹將目光看向了天眼通、天耳通、天足通這三門神通。
天眼通(陰陽眼——方圓一米)
天耳通(方圓一米)
天足通(縮地成寸一丈)
這兩門神通王禹學會有些日子了,可很長時間以來,他並沒有在這三門神通上面花費陰德。
當時的他連讓掌心雷大成的陰德都湊不齊,實在沒辦法在供養三門與掌心雷齊名的神通了。
這三門能與掌心雷齊名的神通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天眼通入門的王禹,在一米以內,可以窺破這世間絕大多數的幻術。
若是他肯以全部法力灌注進這門神通,他甚至能夠像新世紀的光學顯微鏡一樣,看透事物的部分本質。
這還僅僅只是入門。
若是他在這門神通上的造詣高一些。
不說一眼洞穿天地,可一眼看破陰陽還是不難的。
到時候,區區鬼將想要如今次這般耍花招瞞過他,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天耳通雖然名氣不顯,可僅僅只入了門的天耳通對於王禹的幫助也是巨大的。
正是因為天耳通感知周身一米以內一切資訊的效用,王禹這才靈感爆發。
結合武者的直覺以及修士對各種氣息的敏銳性,弄出了簡陋版本的神識——獨屬於他的感知之力。
天足通那一丈之地如咫尺的效用,更是王禹剛剛一飛沖天直追鬼氣團的依憑。
九十七點陰德看起來不少,可連餵飽這三門神通的資格都沒有。
鑑於自己目前遠攻近戰都不缺乏強力手段,王禹決定均衡發展一下這三門神通。
意識輕點三個+號。
肉眼可見,陰德的數量少了一大截。
數字由九十七絲化作了六十七絲。
與此同時,三門神通也產生了些許變化。
天眼通第二層(陰陽眼——方圓一丈)
天耳通第二層(方圓一丈)
天足通第二層(縮地成寸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