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鐵川領了兩個兩次工資才知道,澳洲發的是週薪。
三千塊澳幣,是他一個星期,而不是一年的收入。
一開始就是一個月一萬多澳幣的基本工資,高到讓齊鐵川自己都覺得有些離譜,這絕對是比澳洲普通的白領收入要高得多。
齊鐵川一直到這個時候才明白,他修復了斷裂的奧運馬蹄鐵之後,Ada一出手就是一萬澳元的支票,並不是想著要把【齊家鐵鋪】當成慈善幫扶物件來看。
敢情英格利思賽馬拍賣行是真的不差錢。
在育馬場周圍,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的布里斯班人,比齊鐵川原本想象的,要更加樂於用一件純手工打造的,有年代感的鐵器,來回憶往昔和的崢嶸歲月。
經常會有人拿著爸爸、爺爺用過的工具,問齊鐵川能不能修,或者能不能打一把一模一樣的。
在布里斯班,即便是偏遠的生活區,也一樣會有自己的購物中心、超市和電影院。
這裡的人們,在原始和現代的中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經歷了最初的忐忑,齊鐵川慢慢地在這裡找到了一個鐵匠存在的價值。
另外一件齊鐵川來到布里斯班之前,壓根就沒可能想到過的事情,是釘掌師在馬場的地位之高。
馬場裡面流傳著一首,在歐美算得上家喻戶曉的民謠。
唱的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1485波斯沃斯戰役:
【失了一顆鐵釘,】
【丟了一隻馬蹄鐵;】
【丟了一隻馬蹄鐵,】
【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
【損了一位國王;】
【損了一位國王,】
【輸了一場戰爭;】
【輸了一場戰爭,】
【亡了一個帝國。】
當時英國的國王理查三世,因為沒有聽釘掌師的話,騎著一匹少了一顆馬蹄釘的戰馬上戰場。
然後這個國王慘死了,然後這個帝國亡國了,然後就沒有人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