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尹姑姑波瀾不驚地溫和一笑:‘還有賀家大姑娘。‘
餘氏見尹姑姑肯答話,膽子不由得大些了:‘阿晚只是個孩子,三嫂又還年輕,進了宮怕是不懂宮裡的規矩,到時候惹出什麼笑話來。所以還是有個長輩在場提點好一些吧?我們老太太和我們姑母都有誥命在身的,不如陪同三嫂一起去?‘
餘氏眼紅衛氏能進宮,不過她也知道自己是去不成的,但是能讓老太太或者褚賀氏去的話搶了衛氏的風頭不說,她們還能記著她的情。
果然,餘氏話音剛落,褚賀氏就滿意地看了她一眼。
可惜尹姑姑並沒有接餘氏的話,只是笑道:‘我記三太太也是有誥命在身的,若是擔心不懂宮中禮儀,明日我會安排一個嬤嬤跟在你們身邊提點。不過皇后娘娘與我們賢妃娘娘都是好脾性的,對規矩也不怎麼嚴苛,三太太和大姑娘不必緊張。‘
餘氏不甘心,還想再插嘴,二夫人適時地打斷了:‘還是尹姑姑想得周到,那就麻煩尹姑姑了。‘
之後餘氏就沒有找著機會開口說話,因為尹姑姑並沒有久留,略坐了一會兒,茶水只是沾了沾唇就起身告辭了,說是還要去另外兩家傳娘娘口諭。
尹姑姑一走,餘氏就開始對著衛氏說酸話了:‘我就說這一大家子人裡就三嫂最有福氣了,皇后娘娘和賢妃娘娘還派了身邊的大宮女親自來請呢。家裡的長輩都沒有三嫂有面子。‘
衛氏看著一屋子臉色各異的人,淡聲道:‘四弟妹若是覺得不妥,那我這就去跟尹姑姑說我明日不去了?四弟妹覺得誰去合適就讓誰去吧。‘
餘氏剛想開口,就被忍無可忍的二夫人給罵住了:‘你給我閉嘴!娘娘的旨意也是你能置喙的?不知死活的東西!今日也是尹姑姑脾氣好,若是換了個脾氣硬的宮人,你早被人拉下去掌嘴了!‘
餘氏最近討好了老太太,又與褚賀氏交好,心裡早就沒太將二夫人放在眼裡了,聞言有些不服氣:‘哪裡就有那麼嚴重了?二伯母也太危言聳聽了。‘
二夫人看向一直坐在上首不怎麼說話的老太太:‘母親,您也是經過了大風大浪過來的,宮裡的規矩您比我懂,當初後宮裡因為一句話而死人的事情難道還少嗎?您若還是由著她口無遮攔,小心總有一日會禍從天降!‘
賀老太太被二夫人的高帽子一戴,終於開口對餘氏道:‘行了,你二伯母說的沒錯,對著宮裡的人說話要小心些。別看她們待你和和氣氣的,小心三言兩語就將你給繞進去了,到時候給你安個罪名,你就洗不清了。老三媳婦也是,明日進了宮之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上頭娘娘問你一句你答一句,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小心多說多錯。‘
這還是老太太第一次對待衛氏不是橫眉冷對,而是傳授機宜,賀林晚不由得驚奇萬分。
餘氏也愣了愣,看了衛氏一眼,不甘心地道:‘進個宮真要這麼小心翼翼 ?還是老太太您經驗豐富,進宮的話您比三嫂合適。‘
不想老太太這回卻不吃餘氏這一套了,撇嘴道:‘我才不進宮呢,我又不嫌命長!‘
眾人聽老太太這話不由得一愣。
老太太見大家一臉不信的樣子,難得的有了幾分談性:‘要說進宮,當年侯爺還在世的時候我進宮的機會難道還少嗎?那時候老太后也還在,老太后是個念舊又慈祥的人,很喜歡找我們這些當初跟著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過來的武將家的女眷進宮敘話說古。有一次我與另外三位夫人一同進宮,那次元夫人也在場。拜見完太后之後有兩位夫人先出宮,我因為要如廁所以晚走了一步,元夫人跟我一起後腳出來的。可是沒過幾日我聽說那兩位先我們一步出宮的夫人不知怎麼的捲入了三皇子那件事裡,被宮裡刑獄司的人半夜裡從家中帶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褚賀氏瞪大了眼睛:‘娘說的可是十五年前三皇子病死之事?當初有人說三皇子是被當今皇后……‘
褚賀氏的話還沒說完,二夫人就厲聲道:‘阿嬌!慎言!‘
褚賀氏有些不以為意,不過還是將聲音放低了些:‘二嫂你也太小心了,在自己家裡說幾句又有什麼要緊的。再說都過去十幾年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雖然當初有傳言三皇子的死與皇后有關,可是後來不是說是病故的嗎?若真是皇后娘娘做的,她哪裡還能好端端地坐在後位上?‘
不想老太太聽了這話卻是神色莫測地搖了搖頭:‘有道是無風不起浪,當初的事情……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說得清的?‘
眾人聞言都看向老太太,聽老太太這話難不成她還知道什麼內情?
就連賀林晚都不由得多看了老太太幾眼,想要聽聽她怎麼說。
老太太見小輩們都盯著自己,原本這輩子都不想再提及的事情也還是說了出來:‘你們以為那兩位夫人是因何而死的?還不是因為她們從太后宮裡離開的時候不小心撞破了皇后娘娘害三皇子之事,沒過多久三皇子就死了!林貴妃覺得三皇子的死有蹊蹺,請求陛下徹查,這兩位夫人才回被刑獄司的人帶走。幸虧我當時沒有同她們一道出宮,不然也不知還有沒有命在,說起來元夫人逃過此劫還得要多謝我!‘
餘氏聽完疑惑道:‘既然是跟皇后娘娘有關係,那為何之後又說三皇子說病死的?皇后娘娘這些年雖然無子也穩坐後位。‘
老太太想著反正今日已經說了這麼多了,索性就再說幾句:‘你們是不瞭解老太后這個人啊!‘
餘氏立即問:‘老太后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沒這個福氣得見,老太太您與我們說說。‘
正一臉懷念的老太太瞪了餘氏一眼:‘你別插嘴!‘
餘氏立即討好地給老太太端茶遞水。
老太太接過茶碗,喝了一口才道:‘老太后是最最重情也最最護短的一個人。她老人家總是記得當初戰亂之時身為兒媳婦的孝恭皇后給她吃白麵自己卻躲在灶前吃糠餅的事,總與我們唸叨說孝恭皇后之所以身體不好,去世得早,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為了照顧她吃了太多的苦頭的緣故。所以孝恭皇后死後,老太后親自將孝恭皇后生下的一雙兒女老晉王和安義長公主帶大,後來老晉王戰死,老太后傷心之下差點一病不起。之後當今繼位,不識字也從不干涉朝政之事的老太后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懿旨,讓陛下立孝恭皇后親弟的長女為後,就是現在的王皇后。‘
褚賀氏道:‘這件事我也有所耳聞,當今還是皇子的時候的正妃去世,原本是想要立林家女也就是後來的林貴妃為後,可是太后娘娘一道懿旨讓當今不得不立了王家女為後。只可惜王皇后在後宮多年都無寵。‘
老太太道:‘老太后讓孝恭皇后的孃家侄女當了皇后是為了照顧孝恭皇后的孃家人,王皇后進宮之後雖然並不太得陛下的歡心,太后娘娘卻很喜歡她,處處護著她。三皇子死後,外頭傳言是王皇后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才將林貴妃所生的三皇子害死,可是太后娘娘並不相信。後來儘管有證據對王皇后不利,老太后還是在當今面前以死相協保住了皇后。林貴妃明知是誰殺了三皇子卻無法報仇,沒過多久就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