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明想了片刻,當即就道:“祖母,我心裡頭裝著棠兒,想要娶她過門,自然知道她心裡頭也同樣裝著我,想要嫁到侯府來。祖母,我和棠兒是真心相愛,我的心裡既已裝了她,就不會再裝入旁人,求祖母成全!”
姜知明說著,立刻就跪在了馮老夫人的身邊,抬著頭望著坐在蒲團上的馮老夫人。
馮老夫人看著姜知明一副痴情到了深處的模樣,自知已經無法勸動他,只能嘆了一口氣,吩咐了身邊伺候的雨燕把他攙了起來。
“知明哥兒呀!既然你鐵了心要娶那位顧家姑娘入門,又口口聲聲呼喊著她做棠兒,若是祖母再不應允你,幫著你娶了那顧家姑娘回來,便該是祖母的不是了。
知明哥兒,你也是知道你母親的為人,那顧家姑娘若是嫁過來,那是在你母親手底下過活,若是你不與你母親好好說說,我擔心那顧家姑娘嫁過來,勢必是要吃苦頭的。
你母親可以為了分那馮姨娘的寵,往你父親書房裡塞了那些個鶯鶯燕燕,打壓了那馮姨娘,手段可是不凡呀!。”馮老夫人話罷,就由著姜知明攙了起來。
祖母說的這些,他何嘗不知?若棠兒真正嫁過來了,不得了母親歡心,只怕縱然有他在一旁護著,在府裡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的。
每日的晨昏定省,棠兒做為兒媳,理應去母親房裡伺候梳洗,難不成自己還能整天把她拘在屋裡?
祖母話中所憂慮的,正是姜知明心中所擔憂的。姜知明抬頭看了馮老夫人一眼,見她由婆子攙著,也往他這瞧了一眼,兩個人的眼神瞬間對在了一起。
日後棠兒嫁過來了,能一直護著棠兒的人,便只有祖母,也只有祖母有能力護棠兒周全。
姜知明心中這樣想著,就道。
“祖母,知明知道您老人家心裡疼著知明,棠兒若嫁過來了,那便是知明的媳婦,您老人家的孫媳婦。您是不會讓母親欺負棠兒,放任棠兒不管的吧?”
是,馮老夫人的確不會放任那顧家姑娘不管。
只因著那顧家姑娘是自己寶貝孫子的媳婦,若是換了旁人,她哪裡還有那個閒心去管那樣的瑣事?
冒著吃罪那陶氏的風險,去護著一個毛丫頭,若此事放在以前,她一定會袖手旁觀的。
可瞧著自己孫子那副愛得無法自拔的模樣,若是自己真的對那顧家姑娘不管不顧,只怕知明哥兒定要和陶氏鬧僵的。
與其到時候他們二人鬧得母子離心,還不如待那顧家姑娘嫁過來後,她護著她點,讓那丫頭少吃點苦,讓知明哥兒那臭小子安心。
馮老夫人咬咬牙,索性還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了姜知明。
“是,知明哥兒。若那顧家姑娘嫁過來後,祖母不會放任她遭人欺負的,只是祖母能護得了那顧家姑娘一時,卻護不了那顧家姑娘一輩子。那顧家姑娘若是個聰明的,嫁到侯府後,她自然曉得該如何做,才能討得婆母的歡心。
若是那顧家姑娘是個蠢笨的,我能護她一時,已經是瞧著祖母的寶貝孫子那樣深愛著她的份上了。不過既是知明哥兒親自看上的,想必也不是什麼蠢笨的姑娘。”
祖母確實不能護著棠兒一輩子,祖母已經年邁,難不成還要讓年邁的祖母,冒著和母親鬧僵的風險,護棠兒一輩子嗎?
姜知明心中也是曉得的,棠兒是個聰明的,若是她嫁過來,只要被祖母稍加點撥,一定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討了母親的歡心的。
想定主意後,姜知明又跪了下來,給馮老夫人磕了三個響頭。
“知明代棠兒多謝祖母的恩情,待棠兒順順利利嫁過來之後,知明一定會帶著棠兒,親自過來給您老人家請安的。”
“你這傻孩子!你的媳婦,自然也就是我的孫兒媳婦,難不成她受了欺負,我這老婆子能坐視不管?若她順順利利嫁過來了,我總不會叫她受了委屈的,畢竟是我寶貝孫子的媳婦,祖母總是要多疼愛她幾分的。”
馮老夫人說著,吩咐身旁伺候的雨燕把跪在地上的姜知明給攙了起來。
片刻後,就有一個知客和尚行色匆匆地趕了進來,依著規矩給馮老夫人行禮,才道。
“老夫人,定陽劉家的大太太陪著老太太一起過來了,如今正在殿外。住持師傅讓我過來稟告馮老夫人一聲,說若是馮老夫人進香完畢,就請到隔壁的齋飯堂用飯,住持師傅已經吩咐人備下了一桌素席。”
“定陽劉家的大太太和她們家老太太也來了?她們可是稀客呀!看來你們這城隍廟,不愧是陽宗海香火最旺盛的寺廟。”馮老夫人哈哈地笑著,對著那引路的知客和尚打趣道。
“馮老夫人快別拿我們開玩笑了,我們城隍廟不過是小寺小廟,哪裡敢和城裡那些個香火鼎盛的大寺大廟爭香火旺盛?不過是幾位老夫人,夫人瞧著我們小廟風景好,菩薩也靈驗,多跑了幾趟罷了。”
引路的知客和尚說的很是謙虛,沒一點自持香火旺盛的那種驕傲之感。
這也就難怪陽宗海有那麼多的世家大族,放著城裡的佛光寺,觀音院不去進香祈福,不辭辛苦來到這地處城郊的城隍廟進香祈福了。
城隍廟的知客和尚尚且如此自謙,更別說廟裡其他的和尚了。
且這城隍廟的齋菜也與旁的不同,旁的寺院,齋菜都是清淡得緊,不堪入目。而這城隍廟的齋菜,雖說不上是人間美味,卻也值得一嘗。姜知明現在想想方才吃的素雞素魚,就忍不住要流口水。
出了上真殿,引路的知客和尚帶著馮老夫人去了先前姜知明就已經去過的齋飯堂了,不過去的卻不是方才他待的那間雅間,而是隔壁懸了‘竹屋’牌匾的雅間。
這間雅間建在齋飯堂後頭的翠竹林裡頭,是個開了天井的雅間,抬頭向上望去,便是一片長得極好,密密麻麻,鬱鬱蔥蔥的竹林。
住在雅間裡頭的竹椅上,有一種清靜悠遠之感,時不時還聽見竹林上頭傳來了幾聲鳥鳴。茂密的竹林已經把外頭的涼風給擋住了,屋裡還生了兩個火盆,給馮老夫人和姜知明烘手。
馮老夫人很滿意這間雅間,正要向引路的知客和尚詢問的時候,就見另一個滿頭大汗,穿著青布僧衣的知客和尚急匆匆走了進來,對著給姜知明他們引路的知客和尚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