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河,堅定不移的流淌到八月。
燕西北三州的天氣持續放晴。
偶有降雨,也都是連土層都還未溼潤,天就開了。
連貫穿玄北州與燕北州的大運河都幾乎斷流,吃水略深一些的大船都上不來。
旱災已成定居,糧荒初見端倪。
大離的糧店是官營,不會坐地起價。
但限購額一降再降,從十斤一路下降到五兩,再到店鋪限額。
有些心狠的糧秣官,沒膽子關門,索性直接派兵封鎖了糧店周圍,不讓普通老百姓靠近!
老百姓們也不是瞎子。
雖然各地官府都在極力管控糧荒資訊的流傳。
但今年雨水短缺,糧食嚴重減產這是誰都能看到的事實,再加上糧食限購,無疑是坐實了糧荒的資訊。
從進入八月開始,玄北州內所有和吃的有關的物件,諸如蔬菜瓜果、雞鴨魚肉等等不受糧秣承轉司管控的食材,價格就跟芝麻開花一樣,節節攀高。
這些食材是沒辦法像五穀一樣長時間儲存,但也可以製成乾菜瓜片和肉乾,留待秋冬糧荒之際解飢。
而那些囤不齊食物的貧困戶,則趁著眼下草木尚且茂盛,出城去擼一些無毒的野菜樹葉,當成糧食儲存起來。
太平關的存糧尚算充足。
青葉堂派出去購糧的大執事,已經開始往太平關運糧。
量不大,但好在源源不斷。
他們走的,都是燕北州到玄北州的路線。
哪怕是從南山州那邊買的糧,也得繞路去中元州,從中元州到燕北州,再到玄北州。
西涼州是萬萬不敢去的。
玄北州的糧荒雖然已經是禿子頭上的蝨子。
但目前在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之下,好歹還捂得住、
而西涼州的糧荒,已經捂不住,炸了!
西涼州上到官府的官吏,下到普通黎民百姓,如今的眼珠子都是綠的,看誰都像吃的!
聽那些進了太平關就沒再打算出去的西涼行商說,西涼州那邊已經有大量活不下去的黎民百姓結夥落草為寇,除了各府間的馳道還算安全之外,其餘的所有的陸路、水路,都有響馬水賊流竄。
這種局勢下,負責此事的張猛沒有任何信心將糧食安全的從西涼州帶回太平關!
朝廷不是沒有作為。
從東勝州、東雲州、南善州、南山州等地徵集的糧食,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往燕西北輸送。
但大離的生產力低下,糧食畝產低糧,糧食儲備一直都十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