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一條政策,都不是對某一小挫人動刀子,而是對太平的架構動刀子!
太平會的體量何其大?
登記在冊的幫眾過萬!
外圍還未能取得太平會腰牌的門徒數量,至少還得翻個番!
直接和間接受僱於太平會的人員數字,還得在門徒的數量上,再翻個番!
就別提太平鎮以及四星鎮,這些幾乎能與太平會視作一體的老百姓!
烏潛淵對太平會的架構下刀子,影響的就是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騾子、孫四兒等人雖然擺明了不爽烏潛淵。
但對他的命令,還是執行的沒有保留。
太平會是自家幫主的太平會。
不是他們的太平會。
每日裡,都有大批人馬從北飲郡各個角落趕回太平鎮,再趕赴新的目的地。
以致整個太平鎮都一派兵荒馬亂之像。
但很令人驚奇的是,如此大的變動,太平會內部竟然沒有多少動盪。
憤懣肯定是有的。
既然是變動,自然是有升有降。
而烏潛淵這次的命令,又多大都針對太平會的機構沉冗的弊病,所以總得來說,肯定是降職得多一下。
平白無故的就人擼了職位,甚至一擼到底,是個人就得有兩句怨言吧?
但也僅僅只是怨言。
沒多少怨氣。
甚至,甚至連浮躁氣,都極少極少!
什麼?
總舵下令,讓我不要做生意了?回山養馬?
養馬就養馬吧,正好可以回鎮陪陪婆姨和小崽子。
什麼?
讓我連馬也不要餵了?直接去擔大糞種菜?
哎,總舵是怎麼想的,竟然讓咱這種人才去擔大糞……得,擔大糞就擔大糞吧,正好婆姨說鎮子裡小菜不好買,等咱種出小菜,家裡就不愁吃喝兒了!
他們就像是一塊塊磚,逆來順受的任由烏潛淵將他們搬來搬去。
建圍牆,沒問題。
墊桌子,也可以。
修茅坑……唔,臭是臭了點,但也還行吧!
不是他們脾氣好。
一幫從街頭廝殺中混出來的老地痞,脾氣再好又能好到哪兒去?
換個人,給他們窩囊氣試試?
他們會這般逆來順受,歸根結底,還是他們都堅信:“我們大哥(幫主),不會不管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