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北城、南成,三大城區的幫派都打成了一鍋粥。
各種連縱、結盟。
各種幾十人、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廝殺。
四聯幫雖然未動刀兵,但名義上也沒能倖免。
六月初,張楚都在侯君棠的指示下,發表宣告和北城長樂幫聯盟,以震懾東城青虹幫的進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錦天府內幫派界亂象的背後,其實就是侯君棠和郡兵曹陸安狄在隔空鬥法。
但知道又有什麼辦法?
連四聯幫這個錦天府第一大幫,都不敢違背侯君棠的命令。
其他幫派就更沒底氣了。
打吧。
等什麼時候兩尊大佛打得累了,願意坐下來談談了,大家也就有消停日子過了。
……
七月二十日。
烈日烘烤著大地,四聯幫總舵裡栽種的幾株桂花樹,都顯得有氣無力的,唯有知了躲在樹蔭裡,愉快的放聲歌唱著。
張楚坐在大堂,左腿平放在一個軟塌上,左手邊放著一個錦盒,盒子裡存放著整株的老山參,右手拿著一本刀譜,慢悠悠的翻閱著。
隨著四聯幫以及八縣分舵的勢力越來越強,流入到張楚手裡的各類功法和技法也越來越多。
入品武者的後代,不一定也能入品。
但即便是不能入品,或者直接棄武從文,先輩留下的秘籍也都會得到最妥善的保管。
八縣分舵的攤子鋪開後,各縣那些家中出過練武之人的家庭,都被該縣分舵的弟兄上門拜訪。
然後一本本秘籍,就快馬加鞭送到了張楚手上。
這幾個月裡,張楚已經翻閱過不下二十本各類武道秘籍。
有功訣,也有各種拳法、劍法、槍法和刀法。
這其中槍法和刀法是最多的,或許是因為武定郡靠近北疆的原因,出過的大多數的習武之人,都是練槍或練刀的。
但沒有一本能讓張楚眼前一亮。
功法就不說了,大多數都是針對武道學徒的,諸如《鶴形樁要訣》、《松柏樁精要》,以及張楚自己練過的《馬形樁粗解》以及《莽牛勁》,都在其中。
唯一一本九品功訣《沸血功》,還是一本天魔解體式的自殘功法,對於已經是八品的張楚來說,毫無意義。
技法也是。
或許是張楚研習的《天霜刀》起點太高,送到他手裡的十來本技法,大多一上手他就覺得太糙,劍法、槍法他沒練過,沒有多少發言權。
但拳法和刀法,他都算是行家,落到他手上的那幾本拳譜和刀譜,他大多都是剛翻閱完,腦海中就浮現出數種破解的方法。
也是,能混到家傳秘籍都出現在他手上的家庭,出過的武者,能有多強?
哪怕是一個八品武者,也不至於連一個九品後代都調教不來。
不過張楚也沒挑剔,無論是什麼秘籍送到他手上,他都會仔細研究。
這多少也是一種武道底蘊。
有句老話不是這麼說的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張楚翻閱完手中這本《斷魂刀》,又是毫無所得。
他隨手將其放到一邊,揉著發漲的眼睛,暗道:“這些秘籍對我來說沒用,但或許可以用它們,搭建起傳武閣的架子……幫裡的入品武者,實在是太少了。”
就在這時,穿著一身褐色短打的大熊,大步走入堂中,抱拳躬身道:“楚爺,百勝道人來了,在大門外求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