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裡,高顏揚不由冷笑道:“把責任全推在我身上,曹大人你未免也太心黑了些!”
高顏揚這幅冷淡的樣子,可把曹靜給氣得不輕,於是他道:“糧食的事情咱就不說了,但孫耀林的事情怎麼回事?”
此時曹靜不由站起身來,面向李志文道:“沒有李大人允准,你如何敢如此大膽?”
這事確實需要高顏揚解釋一番,否則日後真出了什麼事,就得他一個人來扛。
於是他也站起身道:“大人,新任的常平倉計丞不懂規矩,連續查了雍西境內十二個倉的密檔,犯了大忌……”
“加之此人剛直,卑職為保護衙門清譽,故而將其除掉!”
這話說得有理有節,而且聽起來高顏揚還是為了大家的利益,才做的此種決定。
曹靜擺明了就是找麻煩的,又豈會因為高顏揚的解釋而罷休。
但就在他要繼續發難之際,便聽李志文冷哼一聲道:“行了,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李志文地位最尊,一開口後這兩人都閉上了嘴巴,但高顏揚卻不會感激對方給自己解圍。
現在轉運使衙門已經有大麻煩了,曹靜還在這裡搞內鬥,李志文卻視而不見,這明顯是在拉偏架。
其實這次去戶部述職,李志文帶的是曹靜同去,對高顏揚來講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待兩人火氣都降下來些後,李志文才開口道:“都是一個衙門裡的同僚,在此多事之秋,更要互相幫幫襯才是!”
說完這話之後,李志文便對高顏揚道:“高大人,如今供糧已經出現短缺,你有何良策應對此事?”
聽到這個問題,高顏揚不由挑釁般看向曹靜,關鍵時刻還不是得靠他來想辦法。
這時候,曹靜卻沒出來多說什麼,他這人審時度勢也是一把好手,該閉嘴時絕不多言。
實際上,在場這三人久混官場,就沒一個人心思簡單。
曹靜發難和李志文後面的發言,更像是這兩人在唱雙簧。
當然,這些都是牌面下的東西,大家都保持在默契內,不會有人將其捅破。
所以此時高顏揚老實道:“回稟大人,左右不過老辦法,拆東牆補西牆,等待新糧出來就好了!”
其實常平倉的糧食,大部分時間都與賬面上的有出入,他們三人自然也早有應對此事的預案。
現在已經是七月中旬,再等一個多月新糧就要出來,堅持過了這一個月後就好辦了。
“此事,你二人照著辦,不要讓本官失望!”李志文沉聲道。
高顏揚二人應答後,任大康也被引到了大堂之外。
讓高顏揚二人離開後,李志文才將任大康請了進來。
雖然品級比李志文高四級,但任大康在李志文面前卻不敢放肆,而是很剋制了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文官掌握了大明朝的話語權,所以對上手握數千將士的任大康,李志文同樣底氣十足。
在聽完任大康的要求後,李志文便道:“任指揮使,軍糧之事是底下人疏漏,你放心……該多少本官全都會補給你!”
任大康卻沒那麼好騙,只聽他道:“李大人,底下人疏漏你可得嚴懲,要不是本官及時約束手下,他們可就要鬧到你這轉運使衙門來了!”
轉運使衙門裡的貓膩,任大康其實也有了解,他感肯定軍糧絕對是被中飽私囊了。
所以他這番話是在提醒李志文,做事情不要太過分了,否則會惹出大亂子來。
李志文也聽出了任大康話裡的意思,便冷聲道:“本官明白,糧食本官會盡快送達,任大人便早些回去約束手下,以免出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