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定的情緒控制了第三隻眼的紅色顆粒(包其瑞稱之為元素)外放,才噴出了那口火。包其瑞回憶適才噴火時元素的路徑,發現在淺度冥想的狀態下也是可以人為控制元素的外放量和外放速度的。他寫下一句類似咒語的話以幫助他更快進入淺度冥想:以火神之名,燒爛老太婆的嘴吧。
在第三隻眼積累起足夠的元素,包其瑞不停地重複著那句罵老太婆的話開始一次次的嘗試。但並不是每次噴火都能成功,火的大小也不能盡如人意,包其瑞認為這是熟練度不夠的緣故。
他不厭其煩地做著試驗,第三隻眼的元素用完了又重新冥想積累。他發現元素也可以從手指或者手掌上跑出來,變為火苗或者火團。不,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從身體上的任何部位跑出來,只不過只有嘴和手的靈活度和受控制度達到了激發魔法的要求。這樣的話人類比其它動物又多了一個優勢——施展魔法不用靠吼。
練習的次數多了,他激發出火魔法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一開始需要十幾秒,像憋一泡屎擠出來一樣才能變出火,到後來只需要兩到三秒,有時甚至不需要念那句罵妻子的咒語也能默發出來。
不過如果釋放出來的火團比較大,激發的時長肯定要長一點的。而且釋放後會感覺到累,需要休息片刻才能釋放下一個火團。如果連續好幾次都激發大型火魔法,他就會筋疲力盡,要休息一整天才能緩過勁來。
當他第三隻眼容納的元素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他的身體自動分泌出一些物質,在第三隻眼處結成晶體狀,元素便穩定地貯存在其中。
包其瑞親自驗證了,他的理論是正確的。魔晶位於大腦的第三隻眼區域,是生物體分泌物和元素結合而成的晶體。人可以透過冥想等修煉方式啟用第三隻眼,從而成為魔法師。
包其瑞開啟了魔法文明的初始階段,他被後世尊為魔法之父,他創立的一套完整冥想術儘管後來經過多次修正和改進,但名字一直叫“包氏冥想法”。
既然有紅色顆粒,那麼肯定還有其它種類的元素,包其瑞認為整個世界就是由這些及其細微的元素構成的。他帶領他的學生們對毒氣型魔獸進行研究,卻再一次證實了人們的說法:毒氣型魔獸是沒有晶核的,它的毒氣貯存在胃或者肛門附近的特殊器官裡。
只好研究它們的毒氣,也只有這種比較純粹的東西容易入手,如果直接用深度冥想觀察其它事物比如人體的構成,只能陷入無邊的麻亂和混沌中。
毒氣裡面沒有單一的元素顆粒,最小的單位是數量不等的不同元素粒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個體,而且結合的方式和型別不盡相同,包其瑞把這些最小的個體稱為分子。他非常自信,因為他的第三隻眼已經形成晶核了,不聽學生們的勸阻將一些毒氣分子引導到第三隻眼。然後在第二天,剛剛興起的魔法界收到了一分訃告:偉大的包先師在探索關乎人類進步的光榮事業途中不幸與世長辭。
後人吸取教訓,在選取研究物件的時候除了純粹性還會兼顧安全性,比如空氣、水、金屬等,又陸續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水分子的構成是水元素為主,金元素為輔;空氣中含有許多種不同的分子,最多的一種分子構成是水元素和風元素;金屬中金的分子構成是金元素和火元素,銀分子的構成是金元素和水元素,銅分子是金元素和土元素,鐵則是金元素和木元素。
在包其瑞逝世後的百年間,在魔法文明的前進道路上又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明烈·巴其頓,他發現並斬殺了一隻具有強大自愈能力的稀有的高階魔獸,得到了一種從未面世的魔晶——木元素魔晶。這塊魔晶在拍賣中被一位魔法師花天價購得,並神奇地治癒了他斷肢多年的弟弟。
明烈·巴其頓的貢獻當然不止這個,他第三隻眼的開發程度達到了前人未有的水平,能在淺度冥想中利用外界的元素施放魔法。他為此特意創造出一種冥想術指引人們的修煉——世人稱之為巴其頓冥想術。
在巴其頓之後,西方魔法師們的個體戰力大幅提升,冶煉學、醫藥學、武器製造及其它學科亦有了長足進步,魔法文明步入了快速成長的階段。
西方的各個人類國家紛紛崛起,如契美尼、菲瑟亞、儂利、聖瓦朗斯、羅希亞等。魔法師團在軍隊的保護下,屠戮或趕走了一隻又一隻強大的魔獸,使得它們只敢偏居在極北寒荒之地。不僅整塊西方大陸成了人族的天下,野心勃勃的諸王還命令魔法師們乘著先進的航海船去“征服到世界的盡頭”,由此開啟了長達百年的大航海時代。
西方列強所到之處,略一施展魔法便不戰而屈人之兵,被侵略的其它大大小小的國度奉其為“下凡的神祗”(其實內心認為他們是惡魔)。然而侵略者是仁慈還是殘暴,並不在於你是否反抗,而在於你和他們的差距。被他們看上眼,覺得有用的種族,就成為了他們的鷹犬和幫兇;文明程度低但是有一身力氣的,就成為了他們的奴隸;其他的,自然是無用的種族,統統屠殺殆盡。
在往更西方向航行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塊處女大陸,沒有產生有文字的文明,只有少量土著人類與蠻獸共居。一群魔法師不甘心空有一身法術,卻只能受貴族的驅使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墾荒,於是慫恿船隊計程車兵帶上家屬,或者從別的地方擄來女人,在這塊大陸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神聖薩隆聯邦。薩隆是自由的意思。
薩隆聯邦不斷吸收外來人口,極力發展魔法文明,不到百年便發展成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在西方列強聯合入侵大康帝國的時候,薩隆聯邦是其中一員。
在東西文明發生戰爭的十年前,一個來自薩隆聯邦的古老財團,叫愛德華·索羅斯的年輕人,在遊歷大康帝國的時候接觸到了陰陽五行學說。大受啟發之下,年僅二十歲的他寫出了《元素論》,從本質上闡述了元素為何物,元素之間的聯絡,以及人們可以如何利用元素提升自己,改造世界。對於跟魔法息息相關的“第三隻眼”,愛德華在書中稱之為“聖泉”。
興奮的愛德華連忙回國,在家族的幫助下建立起一所又一所繫統性的魔法大學,為魔法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元素論》的出現,也標誌著魔法文明步入了成熟階段。
正如《元素論》所揭示的,整個物質世界由水金土木火,暗冰風雷光這十種元素構成。因此魔法也叫做十系魔法。
水金土木火稱為五行元素,是構成物質必不可少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金土木火分別對應暗冰風雷光,後五種稱為五運元素。暗生雷,雷生光,光生風,風生冰,冰生暗;暗克光,光克冰,冰克雷,雷克風,風克暗。《元素論》中的“風”應譯為“氣”更合適,但為了區別修真理論中的“氣”,故譯作風。五行元素與五運元素,乃同構不同性,一陰一陽,一實一虛爾。
水、暗屬太陰,性流漫,主綿潤。
金、冰屬少陰,性固利,主收殺。
土、風乃陰陽四象生滅之地,性沉凝,主承載。
木、雷屬少陽,性伸發,主生破。
火、光屬太陽,性騰勃,主環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