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著二十多家汽車廠裡面的製造裝置就是無法想象的一筆巨大財富。
而且製造企業最重要的就是這些裝置和技術。
參觀下來之後,米哈伊爾廠長誠摯地說道:“老闆,我們高爾基汽車廠私有化給您,希望在您手上能涅盤重生。”
李均全場參觀完。
然後聽到米哈伊爾廠長對高爾基汽車廠希冀的話語,生出無限感慨,以及唏噓,自己可沒有打算長期接管俄羅斯這些產業。
伏爾加汽車未來已經再也不能重現蘇聯時代的榮光了。
他比誰都更清楚。
這個昔日俄羅斯重工業代表的汽車廠,現在陷入尷尬的境地,成為私營老闆手中的公司,後世年銷量在俄羅斯也不過幾十萬輛,每月生產量也才四五萬輛。
無論到誰手裡,也到不了蘇聯舉國之力進行力捧的地步,以後也再難重振伏爾加昔日的輝煌。
這點不僅李均知道,高爾基汽車廠的米哈伊爾廠長自己也知道。
不過米哈伊爾廠長還是決定做好自己的本分,昔日高爾基公司是國企,自己為蘇聯效力,現在雖然換成了私人,但是他還是為伏爾加汽車而兢兢業業。
不能讓原來伏爾加先輩工程師的心血因為蘇聯解體而消散。
在李均的眼裡。
伏爾加汽車雖然早已經沒有昔日的輝煌,但是它絕對還是如今俄羅斯最優良的資產。
那個牌子在哪裡,俄羅斯人會為其買單。
對汽車行業而言,大部分消費者關注的地方只有兩個,一個是安全,另一個就是牌子了。
不太懂汽車的消費者,對於一輛五十萬的寶馬和一輛五十萬的大眾,從價效比上來說,五十萬的寶馬絕對沒有五十萬的大眾精緻強。但是消費者有這個五十萬,肯定都會選擇五十萬的寶馬而不是選擇大眾,寶馬這個牌子自帶屬性,讓消費者去買單。
寶馬那個牌子自帶屬性,讓做汽車的人肯定對其眼熱。
特別是俄羅斯汽車公司肯定都願意花大價錢購買。
伏爾加不僅在俄羅斯,東歐牌子響亮,其前身是蘇聯重工業的代表,在實力上有著相當豐厚的資源,對收購者而言是有著不小的幫助。
這種幫助不僅是名譽上,還有技術上的,伏爾加汽車廠可是原舉國之力進行規劃的國家企業。
對於收購。
後世華夏汽車狂人李書福就是這麼幹的。
後世隨著華夏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領域也逐漸打造為華夏製造,汽車狂人李書福旗下吉利控股完成對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
後來吉利收購沃爾沃相當成功,不僅把沃爾沃轎車的銷量提高不少,還把吉利汽車打造成國產汽車利器。
而收購沃爾沃也只是李書福的練手,收購美國美國最大飛行汽車公司太力公司也是毛毛雨,吉利豪擲九十億美元,五百億人民幣購買賓士9%的股份,成為賓士大股東。
吉利收購外國汽車品牌公司,貫徹“師夷長技以制夷”,讓吉利汽車不斷增長,年銷售百萬輛,邁進兩百萬輛。
公司,企業發展達到一定層級後橫向擴張,吸納行業同領域的優質資產,所以這個伏爾加汽車廠現在陷入困境,但是李均一點不擔心其賣不出一個好價錢。
“伏爾加汽車在俄羅斯有二十家分廠,每個工作日曾最多生產10000輛的記錄,在俄羅斯大中城市有千家銷售門店,同時提供汽車的相關服務。”
……
李均所帶的相關財務,資產評估人員對伏爾加汽車進行評估,伏爾加品牌價值二十八億美元,自己就是折價兩成賣,也有六個億最有,估計拍賣到十億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