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159:隧道吳文濤的抱怨不是沒有道理,這樣一支非戰鬥人員過多的隊伍,確實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很大的問題。
開始一段路程還勉強湊合,畢竟都剛從鬼門關轉了一圈,提心吊膽也好,謹小慎微也罷,起碼都還能保持著警惕,聽從宋瑤等人的安排……然而到了傍晚,良莠不齊的弊端便逐一顯露了。
昨夜雖然也是奔逃,但晚上落腳處是在相對安全的淨慧寺,寺廟紅磚高牆本身就能帶給人極大的安全感,而且廟堂內燭火搖曳,寶殿遮風避雨,既有食堂又有水井,從選擇營地的角度來說,淨慧寺的環境一點兒不比環島差。
可惜,淨慧寺只是臨時落腳地,隊伍終歸要前行,哪怕寺廟再好也沒用。
當晚,宋酒採納了姐姐和廚娘佳等人的建議,決定第一段路線暫且避開城鎮,沿著312國道徑直行進,儘量在前期多走一段路程,等到物資耗盡,也好騰開手腳去新環境搜尋。
古城周圍的小縣鎮基本都已經被掃蕩過一遍,他們當初重返古城時路過了許多站點,無一例外,都是一副災後慘景,加上人口密度本來就不大,城鎮中可利用資源屈指可數。
選擇避開城市就意味著需要露宿野外,而露宿野外所面臨的問題就不止一星半點兒。
首先是露營地的選擇,按照吳文濤這個資深外勤的經驗來看,野營地點必須滿足可退可守的基本原則,目前隊伍裡的戰鬥人員不多,總不能讓這些保證安全的人員一直守夜協防,畢竟趕路是個體力活兒,個人能力再強也需要休息來恢復體力,否則路途中遇到麻煩,絕對要出事。
但國道附近很難找到滿足這些要求的地點,公路遙無盡頭,遺留車輛不多不少,給隊伍行進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另外,道路兩旁要麼是陡峭難以攀爬荒山峭壁,要麼是鬱鬱蔥蔥望不到底的未開發山林,就他們目前的武力而言,貿然深入都不是理智的選擇,唯一的方式就是在路中央宿營,留下人手盯著公路前後。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起點,如果讓所剩無幾的戰鬥人員守夜協防,那他們就無法得到充足的休息,若是換成非戰鬥人員守夜,安全得不到保證。
路茜提議將隊伍打散,例如一個戰鬥人員帶著幾個非戰鬥人員,分列成批次,兩個小時一換崗,分擔壓力的同時也能輪替休息。
這個方法聽起來是可行的,他們從前也是這樣做的,並沒有出現過太大的紕漏。
對此,吳文濤沒有發表意見,只是嘆了口氣,默默回到了鍾醫生和惠惠的身邊,態度很明確,怎麼搞你們看著辦,反正我只保證這倆人的安全。
宋酒和金博商量了一番,將金博手下五個青年拆分開來,每人帶三個非戰鬥人員安排換崗時間;洛宇、焦子謙以及雨安三人負責前後探路望風,其餘人暫且不做分配,抓緊時間休養體力,以應付後路可能會出現的狀況。
至於方菲和研究生他們,只能作為預備隊來使用,就像吳文濤說的,輪替換崗人員無法得到充足休眠,總要有狀態飽滿的人來接替白天趕路時的工作。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雜牌隊伍和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團隊確實存在很大的區別,不管是心態還是執行力,其中的差距很難用言語去表述。
傍晚時分,隊伍經由國道穿過一條兩公里長的穿山隧道,因為光線黯淡,加上負責探路的洛宇幾人對隧道格局不甚瞭解,所以沒有及時發現應急通道里面的行屍。
大部隊經過堵塞車輛時,有人因過度緊張,一不小心碰倒了遺留在隧道中的警戒欄杆,欄杆之間掛著隔離帶,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根翻倒直接帶動一排欄杆摔了個七零八落。
空心金屬管撞擊柏油路面,發出聲聲不間斷的清脆響,突兀出現在幽深隧道之中格外刺耳。
宋瑤和路茜走在隊伍前方,宋酒和金博則是壓在隊尾,整個隊伍呈一字長蛇向前行進,聲響出現的一剎,處在當中的人員便慌了神,儘管進入隧道前宋酒再三叮嚀不要貿然出聲,但仍止不住這一瞬此起彼伏的驚呼暗叫。
廚娘佳她們也在隊伍中心,壓低聲音試圖阻止那些慌亂的人弄出噪音,然而並沒什麼用,恐慌情緒是會傳染的,哪怕開始不覺有異的人,在看到身邊同伴都一臉驚惶的拔刀在手後,自己也不淡定了。
於是,本來的小插曲暮然變成了交響樂,胡亂揮舞的刀刃沒有碰到想象中的敵人,反倒將堵塞在道路中的車輛敲了個乒乒乓乓。
這下好了,行屍本來就是趨聲趨熱的怪物,漫長幽深的穿山隧道無異於一個大號擴音器,金鐵交加聲簡直就是特意給行屍設定的衝鋒號角,沒等宋酒他們控制住失措的人群,隧道中央的應急通道里便衝出了飢餓已久的老朋友。
他們離開的匆忙,在宋瑤的吩咐下只攜帶了武器和清水食物,而照明裝置卻沒有考慮進去。
進入隧道前,吳文濤建議DIY一些簡易火把,無奈隧道兩旁壓根沒有可利用資源,距離他們最近的一片野林在公路下方几百米處,基本是直上直下的峭壁,端的有命去沒命回來。
無奈之下,吳文濤只好退而求其次,讓廚娘佳幫忙摘出來一些被褥棉花,壓瓷實捆紮在排障刀頂端,就地拆了一輛小轎車郵箱,用棉花沾了許多幹結的油垢,火機湊上去燎了一會兒,總算是勉強弄出個火把。
其餘人有樣學樣,最後又折騰出兩個火苗黯淡的照明工具,探路隊一個,隊伍中間一個,殿後部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