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製圓盾,也就能擋住火槍子彈而已,對於炮彈,那是一點防禦力都沒有。
馮文升見狀,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嘲諷之色,這些韃子,怕是腦子不怎麼好使,舉個木盾衝鋒,有用嗎?
他又仔細觀察了一下韃子的陣型,隨即便朗聲道:“傳令,調節射擊角度,第一排,下調五度,至二十五度,第二排,第三排保持三十度,第四排,上調五度,至三十五度。”
這射擊角度也是個新鮮名詞,具體什麼個意思,其實沒幾個人清楚,就算是操控火炮的炮兵也只知道新型的火炮上都有個調節角度用的圓形把手,而且上面還有刻度,至於這刻度代表什麼,他們也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按指揮官的要求調整角度而已。
馮文升當然知道射擊角度代表什麼意思,現在,敵軍的陣容比較密集,也就是說,如果前排突然撲倒,後面陣型肯定會大亂,畢竟,以騎兵的速度,根本就沒多少反應時間。
這些,在物理學院的教材裡面都有專門的論述,該怎麼應對也有相應的方案。
他不慌不忙的舉著望遠鏡,緊盯著敵人前排騎兵,估算著雙方的距離,很快,他又朗聲道:“所有炮兵,裝填炮彈,準備點火。”
韃子騎兵正在飛速接近,所有炮兵都在按馮文升的指令飛快的操作著,那樣子,彷彿與以往的大戰沒什麼不同,張達臉上卻罕見的露出了一絲緊張之色。
當然,他並不是怕韃子騎兵,而是怕馮文升指揮的火炮打不準,要是那樣,可就麻煩了。
這騎兵衝鋒的速度,那簡直是風馳電掣一般,幾里遠的距離,轉瞬即至,張達才剛皺起眉頭,前面的火炮便響起一陣巨大的轟鳴聲。
“轟轟轟”,兩千門火炮,全部開火了。
糟糕!
這距離,好像有點遠吧?
這個時候開炮,豈不白白的浪費了第一輪攻擊機會!
張達見狀,險些叫出聲來,以他的經驗判斷,這個時候,韃子騎兵才剛剛進入火炮的射程範圍而已。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開炮,最多也就能攻擊到韃子騎兵的前排。
如果換做是他來指揮,肯定不會選擇這個時候開炮,因為這火炮基本上就沒什麼準頭,往人堆裡砸,效果才是最好的,像這會兒,韃子騎兵前排才進入火炮射程就開炮,大半炮彈恐怕都要落空了。
這個馮文升,還是有點嫩啊,第一輪炮擊就這樣被他白白浪費了。
不過,還好,這小子對時機的把握並不是很差,只是稍微有點早了而已,第一輪炮擊雖然浪費了,後續幾輪,肯定能砸進密密麻麻的韃子騎兵當中,造成的殺傷力,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他是這麼想的,事實又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