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回京了!
這天下午,陽明一脈的大佬坐班回到家裡,看到楊聰發出的請帖的時候才知道,這小子竟然就這麼悄聲無息的回來了。
他以這種方式回京,著實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這年頭,一般外派的巡按、巡撫又或者總督回京的時候都會根據做出來的功績安排相應的歡迎方式。
如果業績一般,都察院也會而安排御史前去相迎,以示辛苦。
如果業績出眾,那就會有隆重的歡迎儀式,都察院左都御史、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甚至是皇帝本人都可能出現在歡迎的隊伍裡。
楊聰這一次外派可不止去了一個地方,而是兩個地方,如果算上那次他從山西私自跑回來,那就是三個地方。
也就是說,他三次出任巡撫和總督,立下了無數的功績,朝廷還沒有安排過正式的儀式,歡迎他回京呢。
這幾年,他立下的功績可不得了,不說在山西多次打退韃子進攻,也不說在廣西整頓吏治,懲治貪官,開墾出將近二十萬頃的耕地,光是剿滅倭寇和平定安南這兩樣,任何一樣那可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豐功偉績。
按道理來說,這麼一個屢立奇功的大功臣回京,皇上不說親自前去迎接,最少也要派六部尚書甚至內閣大學士去城外迎一迎,以示隆重。
沒想到,楊聰就這麼悄聲無息的回來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楊聰侵吞髒銀去開荒,這件事,嘉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所以,他下了嚴令,不準任何人討論這件事情。
這是為了儲存楊聰的顏面,更是為了儲存他自己的顏面。
因此,朝堂之中大部分官員甚至都不知道楊聰為什麼會被招回來。
當然,陽明一脈的大佬還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他們接到楊聰的請帖時,唯有嘆息一聲。
唉,楊聰這小子,這次做的也太魯莽了,就算你想用那些貪官汙吏的髒銀來鼓勵開荒也可以上奏朝廷啊,皇上同不同意是另外一回事,起碼你自己不會有事不是。
這下好了,辛辛苦苦在外忙活了這麼多年,立下了這麼多不世奇功,全部被嚴嵩那奸賊攪和沒了!
大家都為楊聰覺得惋惜、不值,再加上楊聰的失寵也讓京城形勢變得極度不利,所以,當各方大佬聚集在楊聰府中時並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更沒有往昔的歡聲笑語,大家都是愁眉不展,坐那裡一聲不吭。
楊聰見狀,只能強顏歡笑道:“大家這是怎麼了,都不想看到我嗎?”
這玩笑開的,大家都只想翻白眼。
陸炳忍不住抱怨道:“你啊,還有心情開玩笑,你自己大好的前程都快被你折騰沒了,你知道嗎?“